第A06版:天下

名烟拆盒短视频的非法生意经:

评论区竟能买到低价烟?

  社交平台上的“香烟拆盒”视频。(视频截图)

  以“拆盒分享”的名义发布香烟展示视频,视频中标明“网上买的‘口粮’”“半价”等字样,只要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询问价格和购买方式,马上就有人私信邀请加好友,引导网友在私信里交易香烟。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隐晦传播烟草内容、诱导线上烟草交易的短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很活跃。

  借“拆盒视频”做香烟生意,有人疑似被骗

  近期,社交平台上出现了销售低价烟的乱象,卖家借助“香烟拆盒”视频,在评论区寻找买家。

  所谓“香烟拆盒”,就是对知名品牌香烟进行拆盒、展示。这类视频一般不超过20秒,发布者将香烟称作“口粮”,标题打上“日常拆盒分享”“无不良引导”等标签,并声称香烟是网购的,价格便宜,“半价”“一年可省一间房”。

  这样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烟民在评论区留言:“多少钱”“怎么联系”“在哪买”。视频作者很少对此回复,只是点点赞,但底下会有许多香烟卖家回复,他们往往不直接回答问题,只表示私信联系。

  谢先生就通过这种方式买过两回烟。今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有“香烟拆盒”的视频,就在评论区问购买渠道,随后有人主动来联系。“我从他那儿买了一条芙蓉王,180元,店里要卖230元到250元,价钱便宜不少,抽起来味道也差不多。”当时对方很热情,付款当天就发了快递单号,烟也很快收到。

  3月10日,对方又来主动推荐低价烟,只需450元就能买到一条市场价上千元的贵烟国酒香。谢先生付了钱,可直到3月16日,卖家都没有发货,他觉得自己被骗了。谢先生每天询问,对方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敷衍拖延,甚至对他进行谩骂。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看到,一则写着“进口口粮最后一波”的短视频中,发布者展示了一款正规烟草经销店里售价500元一条的香烟。记者在该视频评论区问价后,当晚就有十余人主动联系,向记者推销远低于市场价的香烟。

  假烟草包装成“稀有货”,半价能买名烟

  记者在展示香烟的短视频下方留言后,私信消息不断,除当晚收到的19条私信外,连续四天内,均有账号发来邀请。记者发现,这些账号头像大多是一张穿着暴露的女性照片。记者加上几个好友后,有人立即发来卷烟价目表,表示全国均可邮寄。

  这些价目表中,中华、黄鹤楼、玉溪、和天下等知名卷烟品牌都有,价格较市场价低出不少。以软中华为例,每条价格在240元至280元不等。“这个价格进货都进不来,我们进一条软中华都得600多元。”北京一家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零售店工作人员说,“而且我们是不允许在网上售卖的,跨省市更不行。”

  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软中华的指导零售价为700元,这只是一个参考价格,烟店有自主定价权,可以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浮动,但200多元一条的价格是不正常的,这个烟大概率有问题。

  当记者向网上的卖家询问香烟真假时,对方并未正面回答,只说“口感和超市一模一样”“抽不出真假”等。有卖家告诉记者,这些烟来自越南代工厂,是“免税烟”,甚至有人直言是走私。

  “就算是进口烟,也必须通过烟草专卖公司才能进,其他途径进不来。所谓的‘越南代工厂免税烟’,一般就是走私进来的。即便是真正的烟草公司授权生产,因为是通过走私途径,依然违法。”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表示,基本可以认为这些人卖的是假烟,卖假烟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销售伪劣产品罪。

  举报维权困难,需多部门联合治理

  3月12日,记者拨打举报热线对此事进行举报。次日上午接到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局相关工作人员的回电,其表示,这类举报很频繁,有的是付了款但卖方不发货,有的是发来的并非烟草制品,而是茶叶、香草等其他商品。

  工作人员表示,网络售烟确属违法行为。消费者在网上买到香烟,如果想要鉴定真假,烟草专卖局可以提供鉴定服务;但要想追究卷烟来源,比如查ID地址、网络销售记录等,烟草部门没有相关职权。

  记者3月13日上午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时,接线员表示,需要提供被举报方的公司名和注册地,若无法确定网络售烟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也无法核实。如果卖家是个人销售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无法受理,即便是提供对方的社交平台账号名,市场监管部门也没法儿去查。“建议您通过协商或者司法途径维权。”

  对于举报维权困难,李恩泽认为,打击烟草专卖品相关违法行为,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烟草部门都有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在监管网络烟草广告上也应有所作为。目前已经有多部门联合打击网络销售电子烟行为的案例,这说明涉及网络的烟草专卖品是可以有效监管的,网络并非法外之地。

  网友在网上购买香烟,是否也会面临法律风险?李恩泽表示,“若是用于自己消费,应该没问题。但如果买的数量较大,要跨区域运输,或者买了再倒卖,就有法律风险。”此外,快递公司也不能随意邮寄烟草制品。按照法律规定,邮寄、异地携带烟叶、烟草制品的,不得超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量。(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