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下

政局剧变百日 叙利亚现况如何?

  去年12月8日,“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宣布“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至本月17日,叙政局剧变已满百日。那么,叙利亚当前局势到底如何?

  政治进程有何进展

  叙政局剧变后,艾哈迈德·沙拉领导的“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迅速以自身班底为主组建新政权。一百天来,新政权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等派别于1月底宣布沙拉出任政权领导人,同时宣布解散所有武装派别,将它们并入国家机构。

  2月底召开全国对话会议,3月中旬发布“宪法宣言”,将过渡阶段定为5年。

  叙新政权和叙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力量”签署协议,同意将后者整合进国家机构。协议达成后叙多地民众举行庆祝活动,但该协议实施效果尚不可知。

  目前,叙安全局势较为脆弱,西部沿海地区近日发生大规模冲突充分说明这一点。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14日称,袭击和冲突已造成15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为阿拉维派平民。

  外交形势有何变化

  外交方面,叙新政权取得一些进展。地区层面,新政权获得了土耳其、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的坚定支持,如卡塔尔将每天向叙利亚提供200万立方米天然气,以缓解叙利亚的电力短缺问题。

  叙新政权还和约旦、埃及、阿联酋、黎巴嫩、伊拉克等地区国家进行互动,沙拉本人3月初受邀前往开罗出席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伊斯兰合作组织本月亦恢复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

  国际层面,欧盟积极拥抱叙新政权,寻求在叙难民回归、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方面与之合作。阿萨德政权倒台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高级代表团迅速访问叙利亚,叙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2月访问法国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随后接连出席由法国主办的第三次叙利亚问题会议和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

  此外,叙利亚和俄罗斯的双边关系走向引发关注。俄总统普京同沙拉通电话,两国正在就俄罗斯在叙军事基地问题进行谈判。

  美国则在叙利亚问题上没有过多举动,特朗普政府未就对叙经济制裁、美在叙驻军等问题作出重大转向表态。

  经济民生有无改善

  经历14年内战,加上美国和欧盟异常严厉制裁,叙利亚经济和民生状况凋敝:超过九成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超过七成人口需要人道主义援助,政府职员和士兵月工资只有二三十美元。

  叙新政权采取两项主要经济举措:一是放开阿萨德时期的经济限制措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土耳其等国商品涌入叙利亚,拉低了部分商品价格;二是严格控制投放市场的叙镑,个人每日取款限额一度低至20万叙镑(按官方汇率约合15美元),近期将每日限额提高至50万叙镑。但据报道,新政权此前承诺的大幅涨薪尚未完全兑现。

  严控投放叙镑数额导致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许多民众担心未来局势不敢消费。在首都大马士革,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商品种类更多,一些商品价格有所下降,服装店大打折扣;同时,银行取款机前大排长龙,大饼、燃气等生活必需品在涨价,部分行业失业风险上升。

  “骆驼今天只卖一块钱,可我连一块钱也没有。”这是如今大马士革民众口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叙新政权提供的公共服务呈恶化趋势。以供电为例,大马士革地段较好的公寓去年12月初每日供电时间为12小时,如今每天供电时间只剩三四个小时。

  (程帅朋、冀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