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重远行”到“轻装上阵”,随着骑行、徒步、露营的装备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焦点,当下户外运动不仅仅局限于长途跋涉、远程骑行等小众场景,而是从专业领域向全民化、大众化渗透。
当户外活动走向生活化、全民化,生活理念的变化也让运动品牌从专业卖场进入商超。在一些运动用品卖场里,户外用品区是卖场的“人气区域”,最近的订单实现快速增长。
“轻户外”成主流 装备销量飙升
在经开区一家专业运动用品卖场里,快开式帐篷、可折叠高脚椅等户外装备组成了露营场景。不少市民正在选购户外运动装备。
“消费者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高涨,相关商品也开始热销。冲锋衣、防晒衣、登山鞋和羽毛球用品的销量不断增长。”店内的值班经理说,天气转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特别是城市露营风的兴起,让露营装备的销量实现大幅增长。为此,卖场内特意调整布局,单独开辟露营区售卖帐篷、高脚椅、水杯、烧烤炉、收纳袋等商品,商品的材质和体积也变得更轻便、易携带。
“提起户外运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深山老林’、巍峨雪山等极限场景,但现在的户外运动逐渐变得轻量化,比如在城市里骑行、玩飞盘、徒步等。”M会员店副店长王成说,以前的户外装备专业性较强、难组装,使用场景有局限性,当下,“轻户外”运动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大家一般在城市近郊活动,使用的装备更加注重便携和时尚。
王成介绍说,在门店内,露营车、便携炉等品类持续上新,户外用品区是卖场的“人气区域”,最近的订单实现快速增长。
从“小众爱好”到“大众经济”
当户外活动走向生活化、全民化,生活理念的变化让运动品牌从专业卖场进入商超,锡城诸多购物中心业态布局的侧重点也在向运动品类倾斜。
海岸城引入了瑜伽品牌露露柠檬;万象城除了集齐萨洛蒙、HOKA、凯乐石等当红户外品牌,沿湖街区还引入了英国折叠自行车品牌BROMPTON……无论是大东方百货还是苏宁广场,户外品牌店铺也开始占据商场的“黄金位置”。
“以前,户外运动品牌的店铺都在商场的高层,现在基本上都在1楼,而且以大品牌为主,强化了顾客的体验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商场提升潮流属性,对年轻消费者也更具有吸引力。”三阳广场商圈一位招商负责人说,对于综合体而言,1楼的入驻品牌和业态构成具有锚定商场整体形象的作用。经过几轮调改,1家综合体的1楼从原本的以售卖黄金和化妆品为主,转打“户外运动+网红轻餐饮+新能源汽车”牌。“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引进什么。前几年,户外装备有些小众,如今已经实现了破圈,并且释放出很大的销售潜力,能为商场带来稳定的客流。”该负责人说,接下来的招商重点会放在萨洛蒙、索康尼等头部品牌上。
无锡某奥莱商场的负责人说,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水平,这促使户外运动进入黄金时代,也让百货零售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商场户外服饰中,休闲运动品牌的占比已经从40%提高到55%,接下来,将把部分业绩表现突出的品牌从标准店升级到旗舰店。
(晚报记者 陈婧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