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春假真的要来了吗?对此,不少家长拍掌叫好,但也有家长担心,春假期间没人看护孩子。中小学春假能落地吗?家长的“后顾之忧”该如何化解?
争议
成长和学业哪个更重要?
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家长,超过半数的家长为春假投了赞成票。
“寒假冷,暑假热。如果能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带孩子出去玩玩儿,那该多好呀!”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之前,每年的寒暑假出行都是全家人甜蜜的“负担”,听说“鼓励设置中小学春假”的消息后,王女士第一时间向孩子的班主任求证。当听到“暂未有放假通知”的消息后,她还有些失落。
初一学生家长慕女士对此也深有同感。在她看来,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带孩子感受大自然、欣赏美景,对缓解孩子学习压力、促进生长发育肯定会有所帮助。
家长陆先生也觉得春假是学生接受自然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绝佳机会。“如果有了春假,可以带孩子回老家体验真实的播种。”他说。
然而,对于放春假,也有一些家长表达了顾虑。“孩子放假,家里就得有人陪。我们每年就那么几天年假,真有点分配不过来。”高女士说,“放寒暑假还能把孩子送回老家,短短几天的春假来回跑一趟又觉得有点不值当。”
老师们对春假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现在太卷了,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有时间跳出教育教学,走向户外,好好地放空自己、放松身心,从大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北京东城区一位中学老师说,特别希望春假能落到实处,把时间真正交给孩子。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增加假期就意味着要调整教学进度。”西城区一位小学班主任不无担心。而朝阳区一位初三老师更担心春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每次放假之前,学生难免会有些心浮气躁。放假回来,收心也需要一段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的时间也不短,学生的成绩难免受到影响。马上中考了,没法不为学生的成绩担心。”
实践
杭州是最早实施春秋假制度的城市
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孔永国介绍,2004年杭州市就开始实施春秋假制度。当时推出这一制度,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①首先是减负,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②我们国家每学年有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基本上有四五个月,学生学习时间比较长,希望让学生在学期中能有休息调整的时间。③更多的还是想让学生们能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更好地领略祖国的山川江河,更多地了解祖国发展,这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2004年3月份,在全面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之上,杭州市教育局出台了《调整中小学假期和作息时间的意见》。
学生放春假,家长不放假,怎么办?孔永国认为,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为什么不强制全面推进的原因之一”。
客观上,因为国家的年休假等制度还没能严格落实到位,确实存在学生放假、家长上班的情况。具体到杭州来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随迁子女,特别是“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怎样解决家长们没有时间的实际困难,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比如说今年的春假,我们就将全面推进托管服务。如果双职工家庭没法带学生出游、没有时间照看,可以考虑把学生送到学校来,由学校进行全面托管,而且这个托管是免费的。
另外,这一托管服务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教室里自修、学习,也要求学校要全面开展体育、文艺、科技等各方面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春假里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
观点
学校放春假还需全社会联动
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就提到,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4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提出,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也提及,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生学业紧张,放春假确实会额外增加家长的一些负担,打乱学校的部分工作安排,这也是导致很多地方暂未执行春假原因。
“放春假对学校和家长等都提出一定的要求。学校要扭转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教学理念要相对比较开放,不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家长要真的认识到放春假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储朝晖表示。
部分受访家长也建议,在推进学生放春假的同时,也要同步推进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未来五年,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各方面条件的进一步成熟,在春季、秋季的时候,有没有可能适当增加、延长公共假期?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这是可以考虑和期待的。如果公共假期延长了,那小学生的春秋假,家长自然就可以跟进了。“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个层面的保障支持也要到位,从而倒逼我们的用人单位落实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益。无论是五天还是十五天的带薪休假,都应该逐步加以落实,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保证。”
教育部曾表示,由于学校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从近些年探索情况看,大部分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均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春秋假,还需要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北京晚报 央视网)
网友闲话
@东方的人:减少暑假寒假时长,给探索春秋一个机会。
@玲:春秋季是欣赏大自然的最佳时期,多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附庸风雅:和清明假期一起放,可以形成一周小长假。
@羊咩咩:江苏走起!
@Alstroemeria_:大学生也需要!
@育宏养正:我小时候就有秋假,是让掰蜀黍收玉米刨红薯的,可是不知从哪一年起就消失了……
@今天木兔消极了吗:那谁带孩子们出去玩啊?干脆就搞成研学不好吗?学校组织老师和孩子一起去研学,不仅休息了,还能一起出去游学。
@Audrey:孩子放假,家长不放假,等于家里蹲。
@周:假期面前,大人孩子要平等。
@汪嘤:此举也是鼓励家长休年假,错峰旅行,当然这是理想情况……
@古舟子咏:带去上班,哈哈哈。
@终身成长Learn and grow:期待配套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