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甄泽/文、摄) 3月29日11时,经过32小时的浇筑,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核心工艺单元——东、西气浮池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整体工艺系统骨架初步成型。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建总量的50%左右,脱水机房、加药间、斜管浓缩池、取水泵房施工正在同步高效开展。项目预计5月开始设备安装,力争6月底通水试运行。
当天上午,在项目工地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浇筑工作。随着混凝土被不断浇下,工人们迅速将其平整,并进行养护。到11时左右,浇筑工作全部完成,整个浇筑过程共持续了32小时。无锡水务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项目部工程管理胡锡春介绍,该工程是利用梅园水厂现有场地新建生态净化厂,要增设梅梁湖取水口及自流管、2座沉淀气浮池,以及气浮辅助车间下叠排泥池、平衡池、取水泵房等设施,“预计在今年6月底通水试运行,建成后日处理能力可以达到20万吨。”
为什么要建设该项目?据了解,蠡湖水容量为1700万立方米,去年水质为Ⅲ类。但湖水常年不流动,造成沉积物较多、污染通量较大,存在水质下降、蓝藻水华危害加重的风险。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便是将太湖水经过生态净化后流入蠡湖,使蠡湖水体增强流动性、增加含氧量,进一步改善水质。蠡湖水质稳定后,也能满足蠡湖未来城及其他建成区域河网补充优质水、改善水环境的需求。可以说,工程建成后,水体基本不流动的蠡湖就可以进行“深呼吸”了。
胡锡春介绍,太湖水经由进水口进入净化厂后,通过“沉淀+气浮”水处理工艺来降低水体藻密度和污染物,“我们的出水水质目标是出水浊度不超过3.0NTU(用于测量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标准单位),藻类总数不高于100万个/升、总磷不高于0.04毫克/升,进一步改善蠡湖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