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复查两年度数不变,医院一验下降75度?

经调解,眼镜店为消费者免费更换镜片

  连续两年多在一家眼镜店验光,孩子的近视度数都是300度,没想到,到医院一验,度数立马下降了75度。这是怎么回事?近日,梁溪区消保委调解了这场因验光结果差异而引发的消费纠纷。

  两年多前,市民方先生(化姓)带孩子到城区一家眼镜店验光。该店验光结果显示,孩子的右眼近视度数是300度。店员根据该数据,为其推荐了一款近视眼镜,并承诺镜片有保险,若孩子的度数在一年内涨50度可以为其免费更换镜片。

  在该店验光、配镜后,方先生多次带孩子到该店复查眼睛度数,右眼的测量结果都是300度。

  “两年多了,度数会这么稳定吗?”方先生对该店的验光结果有了怀疑,带孩子去市区一家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右眼度数为225度。

  方先生认为,孩子当初在眼镜店配镜时,度数可能更低,而该店欺瞒消费者,给孩子配置了度数过高的眼镜,对孩子眼睛造成了伤害,因此,要求商家退还购买眼镜的费用。遭到拒绝后,他向梁溪区消保委求助。

  梁溪区消保委工作人员受理后,联系涉事商家进行核实。该商家认为,店内验光仪是每年强制检定的,误差值在合格范围内,自己也是按照验光结果配的眼镜,不存在欺瞒行为;验光环境、验光对象的配合程度以及验光师的操作方法不同,都可能导致验光结果的差异,方先生的孩子在医院里验出的度数也不一定是精准的。

  鉴于双方就验光结果产生较大争议,消保委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双方都愿意接受的方案:选一家双方均认可的正规三甲医院给孩子验光。经该三甲医院验光,方先生孩子右眼的近视度数为275度。

  工作人员向专业人员咨询了解到,验光误差在25度属于合理范围,并向方先生解释了验光存在一定误差的原因,后通过进一步调解,促成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眼镜店按照三甲医院的验光数据,免费给方先生的孩子更换了一副眼镜。(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