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古镇民警老徐的“五一”假期

“泡”在景区人海中“捞娃”

  “五一”假期,惠山古镇景区迎来如织客流。青石板路上、古色建筑间、特色商铺内,随处可见游客“打卡”的身影。有一群人,他们“泡”在古镇景区里,用自己的忙碌,守护着游客的美好休闲时光。本期派出所蹲点记,记者走进梁溪公安分局吴桥警务工作站警务驻勤点,带您看看古镇常驻民警的假期“日常”。

  “老青搭档”

  5月3日早8时,晨雾尚未散尽,惠山古镇景区已是人头攒动,锡惠公园、寄畅园等景点外,等待入园的游客一波接一波,面馆、豆腐花店等店铺前排起长队。绣嶂街上,老字号餐厅——二泉园老菜馆的排队顾客甚至延伸到了隔壁的吴桥警务工作站警务驻勤点门口。驻勤点内,民警徐大明、辅警卫润炎刚结束当天的第一轮巡逻。老徐是“60后”,小卫是“90后”,这对“老青搭档”是驻勤点的常驻警力。

  上午10时许,警情指令传来:308礼堂停车场内发生一起纠纷。老徐和小卫迅速赶赴现场。此时,一个停车位前,一红一蓝两辆私家车斜停着,多人正在争吵。老徐和小卫立即上前制止,并及时安抚双方情绪。经了解,涉事双方都是外地游客,因争停车位起了冲突。在平复双方情绪后,派出所增援警力赶到,因双方争议较大,涉事人员被带至派出所作进一步调解。

  快速出警,是驻勤点设立的初衷和优势之一。前段时间,老徐和小卫就接到一起手机落水引发的纠纷——游客小夏(化名)在映山湖划船时,把手机放在了船边,没想到,与游客阿威(化名)的船发生碰擦,导致手机落入湖中。小夏认为手机是被阿威撞掉的,应由他赔偿;阿威则称是小夏保管不善,自己无责。为此,双方从湖面争吵到岸上。老徐和小卫在询问中了解到,小夏的手机内有贵重资料,比起让阿威赔新手机,她更希望把落水的手机找回来,于是,两人便为他们提供了成本更低的“捞机方案”。经协商,小夏和阿威按3:7的比例承担专业机构的打捞费用,最终手机被捞回,该纠纷得以化解。

  “人海捞娃”

  “我女儿不见了,我们找了20多分钟了,都没找到!”5月3日11点多,旅客庄先生夫妇焦急地跑到驻勤点求助。当时正值午餐时间,绣璋街上,游客比肩接踵,一眼望去全是人。在人海中找一个孩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老徐和小卫在了解了女孩的体貌特征、当日衣着等信息后,立即启动3个搜寻方案:联系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广播寻人;将小女孩照片发送到景区管理单位各工作群,请各点位工作人员留意,并在后台视频寻人;两人则分头在人群中穿梭搜寻……20多分钟后,终于在惠山泥人厂找到了庄先生的女儿。

  在接下来的3个多小时内,两人又陆续接到3起“找孩子”的警情,其中最快的一起,从接警到找到人仅用时不到5分钟——15时18分许,游客金先生到驻勤点求助,称其6岁的弟弟走失,老徐立即到古华山门游客服务中心广播寻人,恰巧,一名景区工作人员在西神广场“捡”到一名男孩,经信息比对,正是金先生的弟弟。

  受春晚效应等因素影响,惠山古镇景区持续“出圈”。今年5月1日至3日(每日统计时间为8时30分到21时),景区日均客流量均超10万人次,其中5月3日的客流量更是达到13万余人次。如此大流量之下,一个不留神,家长和孩子就可能会被人流冲散。这3日,驻勤点每天接处各类警情(含上门求助类)20起左右,其中多数是“孩子找家长”或“家长找孩子”。

  由于孩子比较活泼、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很少留在原地等家长,有的家长说不清孩子走散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寻找难度会比较大。针对此类警情,吴桥警务工作站与景区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发生人员走失警情,立即信息共享,景区服务中心、管理中队、消防队、保洁及安保人员等力量也会积极参与寻人,由此织就一张立体化“搜索网”,大幅提升了寻人效率。

  “坚守在岗”

  “在这里,传统的‘铁脚板’最好用。”老徐说,惠山古镇景区内的道路多为石板路,且人流量大,车辆难以通行,“单兵”在人群中“见缝插针”式地穿行反而是最快的。每天两三万步,是他们在节假日的“标配”步数。

  出警途中,老徐和小卫常常被游客拦下问路,“卫生间在哪里”“坐缆车在哪儿买票”“寄畅园往哪儿走”……面对这些问题,他们都能迅速应答。

  2021年,吴桥警务工作站在惠山古镇景区设立驻勤点,派老徐来,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曾是原北塘公安分局惠山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这里是他驻守了8年的片区,他有经验。然而,此次重回阔别了10多年的惠山古镇时,这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重新熟悉这片区域,以便快速出警,昔日“老人”变“新兵”——接处警时,老徐请景区工作人员帮忙带路;没有警情的时候,他跟着消防队员去检查,走一路记一路;巡逻时,拿着纸质地图一块块标、一点点记……半年下来,纸质地图被翻烂了,脑海中的“地图”清晰地绘出来了。

  如今,哪家店前后门通往哪条街、哪条偏僻小巷是捷径……老徐门儿清。当报警人无法准确描述所在位置时,只要说出身边的一处店铺、桥梁或建筑,他就能迅速锁定、快速到达。

  在惠山古镇景区坚守4年多,老徐每个节假日都在岗。同样是在景区里,游客满眼是风景,他满眼是担心:湖边护栏是否松动、游客物品有无掉落风险、有无需要帮助的游客、地面有无游客的遗失物品……

  老徐说,作为常驻景区的警力,他们每逢节假日,心情都很复杂:一方面,人越多,事儿越多,压力越大;另一方面,看着古镇一天天“红”起来、“旺”起来,他们又打心底里感到开心和满足。

  “我们驻守在景区,每天的工作平凡又很琐碎。”老徐说,尽管如此,当把走散的孩子、老人平安送到家人身边,把找回的物品物归原主,他从亲人团圆的笑脸中、失而复得时的喜悦中,一次次看到了他们坚守的意义。

  (晚报记者 刘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