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陈怡迪) 2025年度无锡市区创业项目无偿资助启动申报。昨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7月3日至8月20日,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根据项目情况,申请A、B、C三类无偿资助,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无锡持续优化创业生态,以真金白银支持优质项目成长。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创业服务部副部长王立成介绍,2024年全市(不含江阴、宜兴)共有41个项目成功获批资助,“其中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占比较高,外地来锡创业者的申报积极性也很高。”
政策激励之下,一批项目迅速成长,一批青年创业者也在无锡扎根落地。“我们刚成立两年,正处在产品升级和团队扩张的阶段,这笔创业补贴真是‘雪中送炭’。”无锡碳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慎贤坦言。他是大学生创业者,2023年来到无锡,创办了专注于食品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企业。
“选择无锡,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软件产业基础扎实,另一方面是看中长三角整体的科技氛围和营商环境。”杨慎贤介绍,公司最初只有两三名员工,入驻滨湖区华发传感科技园后,园区主动推荐其申报创业项目无偿资助。最终,企业获得C类10万元资助,首期资金5万元已到账,用于核心产品优化与AI功能升级。“这份支持让我们更有底气把产品做好,把团队做大。”他说。
优越的创业环境与政策,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创业者落户无锡。来自广东的能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南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他将企业从华南迁至无锡,并扩大了生产和服务规模。“无锡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高地,落户后我们就感受到了‘一小时客户圈’的便利,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非常高效。”姜南表示,公司去年成功申报A类资助项目,获得了30万元资助。“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和核心检测技术攻关,是推动企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助力。”
政策支持也体现在流程优化和服务响应上。
据了解,2025年度创业项目无偿资助仍分为A类30万元、B类20万元、C类10万元三类,由市人社部门组织专家开展书面评审或现场路演,按照评审分数确定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资金实行分期拨付,首期拨付50%,6个月后委托第三方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评估,确认正常经营后发放剩余资金。
申报门槛也有“硬标准”。企业须在无锡市区注册满3个月、未满5年,法人持股不低于30%,完成社保参保并有实际销售收入;创业主体需为高校毕业生、小微创业者、科研人员、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曾获得过市级创业资助的企业不得重复申报。需要注意的是,分公司、连锁企业、注册地不在市区,或存在经营异常、材料造假的项目将被“一票否决”。
据悉,此次申报采用线上办理方式,创业者可登录“无锡人社”官网,进入“就业创业云服务”平台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创业计划书、单位社保缴费证明、企业会计报表等材料,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