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爱无锡

伏天“至补”一条鳝

  有道是,“冬吃一支参,夏吃一条鳝”,无锡人的三伏天正当进补。

  老饕汪曾祺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这样写:淮安人能做全鳝席,一桌子菜,全是鳝鱼……然而,在“吃黄鳝”这件事上,无锡人可不会输。

  今年春晚、元宵晚会上,无锡“宝塔”的亮相,不知惊艳了多少食客。这道源于无锡船菜的非遗名菜,由脆鳝段一圈一圈盘起,垒成了高高的“龙光塔”——这是道实打实的“功夫菜”,同样也是泓历皇朝施道春大师的拿手好戏:食材要严选,入夏后的鳝鱼最为肥腴,二两以下的小鳝鱼肉质更细嫩,“划”出的鳝段只有手指头粗细,更好油炸入味儿。焯过的鳝鱼段先要吸干水分,接着均匀沾上生粉,轻轻沾上一层,油炸后的鳝鱼脆度就能更上一层楼,油炸的容错率也更高。

  脆鳝需要经历两场热油的洗礼:第一次进油锅得细心用漏勺轻轻抖动,防止肉段粘连,大概一分钟的时间,鳝段就能定型;为了鳝段酥脆加倍,需要在热油中再浸炸数分钟,直到油面的气泡渐渐消失,此时的鳝段才终于可以称之为“脆鳝”。最后的调味,则需要用上提前调配好的料汁,绵白糖、冰糖和葱姜水按一定比例配成卤汁,在小火中熬煮至黏稠质地,当每一根脆鳝均匀地“裹”上甜卤汁,咱们熟悉的梁溪脆鳝就出现了。

  对大厨来说,摆盘需要争分夺秒。在糖浆未凝固前,快速组装所有鳝段,最终,“姜丝一围,樱桃一点,‘宝塔’就成了!”这座乌光锃亮的“脆鳝塔”,就是无锡菜大厨的基本功答卷。待到鳝段变凉,鳝段的脆度变得更高,轻咬的碎裂声清晰可辨,终成了“脆中藏酥,落口即化”的玄妙境界。

  无锡的鳝,可脆也可绵。有人爱脆鳝的脆中藏酥,也有人爱响油鳝糊的弹韧爽滑——这是无锡菜中的另一经典。选用的是和脆鳝几乎无差的小鳝段,在热锅急火里,与酱汁共舞,于是有了入口软糯、温柔缱绻的“鳝糊”。

  全盘菜的灵魂,在于“响油”二字。上菜前凌空浇下的一泼滚烫的热油,“噼里啪啦”就像夏季雷雨天的“交响”,这一勺油不仅调和了蒜泥、火腿末和姜葱,咸鲜俱在,更是将胡椒粉的一点辛辣统统激发出来。这时得赶紧趁热搅拌、开动,油与酱汁相融合,鳝鱼也没有了土腥气,微卷的鳝鱼边难掩食材的新鲜弹韧,一口下去,只留满腔的香软。

  更地道的享用,是配上一碗白米饭,用筷子挑一块沾满酱、油亮亮的鳝糊,覆在饭上,酱汁渗透饭粒,细碎的火腿末鲜出头——这口“盖饭”谁能不爱?(朱雪翎/文 史晨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