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教育

校家社协同打造“假期成长营”

无锡中小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强化“教联体”资源整合与共享,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今年暑期,无锡各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假期成长营”系列实践活动。

  触摸科技创新脉搏

  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学生走进无锡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参观设备、观看打印、操作设计简单模型等,直观感受增材技术的魅力。学生们感叹各类设备能将创意快速转化为实物,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这次实践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技视野,更激发了他们探索创新技术的热情。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学子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研学活动,聚焦桥梁设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高校师生深度交流。研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他们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开展“生态科技研学营”活动。原道学子走进湿地公园、科技企业、大学实验室与航天基地,在“生态+科技+人文”的真实情境中探究实践,开展无人机采水、水质检测、卫星课程等项目式学习,深化“生态科技教育”特色建设。

  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红领巾寻访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电力企业,体验履带式斗臂车、“青龙冰衣”等高科技电力设备,还通过VR触电模拟、心肺复苏实训等活动筑牢安全意识。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依托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机制,组织学生走进纺织科技企业,开展“智能启蒙:一缕丝的智能之旅”寻访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纺织科技的古今嬗变,在心中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的学生走进轮毂制造科创企业,一条巨型智能制造生产线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曾经流水线上繁重的人工操作,如今已被机器人精准替代,企业员工只需巡视检查就能高效完成生产,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们感慨科技发展的迅猛和“创新”二字背后蕴含的竞争力。

  志愿服务传递善意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仁爱志愿者协会的成员来到耘林生命公寓,开展“青春与银发的悦读”活动。学生们围坐在爷爷奶奶们身边,听他们讲述青春奋斗、为国奉献的故事。

  江苏省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组织学生来到无锡东站参与志愿服务。他们穿梭在站厅与月台之间,以真诚的服务传递城市温度,为青春烙下温暖的印记。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组织开展2025“小城有大爱”关爱特殊儿童慈善晚会。晚会上歌声嘹亮、器乐和鸣,只为特殊儿童的世界添一抹光亮,社会各界通过慈善晚会携手传递温暖。

  无锡市塔影中学师生走进梁溪区图书馆,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分类、上架、整理,确保读者能便捷地找到所需书籍。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为梁溪区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增添了青春力量,有效缓解了暑期读者增多带来的服务压力。

  劳动协作体验乐趣

  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组织学生奔赴生态农场,开展“秧苗入田,青春力行”暑期实践活动,以劳动锚定青春坐标。农场内,插秧等活动渐次展开。“秧苗逐梦”旗帜飘扬,既是青春热忱的具象,更是团队协作的序章。

  宜兴市洑东小学的学生走进杨梅园,体会采摘的乐趣,他们还参与了杨梅拓印、杨梅挂件制作等活动。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太科城实验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王兴记拜师学艺。擀皮包馅,蒸汽升腾,让劳动增添了乐趣,孩子们也把甜蜜写进了心里。

  (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