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实验学校四6班
锡报小记者 徐梓睿
夏日的阳光照在了威武的石狮子上,我踏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跟着讲解老师走了大约10分钟,来到了未名湖边。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整体看,未名湖如同一把优雅的手风琴;仔细看,湖面上的野鸭就像一个个音符;而那湖边的花草树木、昆虫飞鸟,自然是琴上精美的花纹啦!未名湖很平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它很神秘,神秘得像一位魔术师;它很清澈,清澈得可以看见自在闲游的小鱼;它很美丽,美得让人不忍打扰它的宁静。
走出北京大学的校门时,未名湖的波光仿佛还在我的心头荡漾。
品尝北京烤鸭
匡园双语学校六2班
锡报小记者 费林然
我参加小记者新闻研学团出发前往北京时,满脑子想的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北京烤鸭。那天,当听到老师说中午要吃烤鸭时,我心里激动极了。
“上菜啦!” 一阵吆喝声传来,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熟练地端上一盘让人垂涎欲滴的北京烤鸭。随后老师拿了一双公筷将烤鸭分到我们的盘子里。看着盘子里的烤鸭,酥脆的鸭皮和鲜嫩的鸭肉真是令人垂涎欲滴。轻咬一口烤鸭皮,外酥里嫩,一个字“香”!烤鸭肉也不错,放上一点酱,吃起来咸咸的,让人吃了一片还想吃,真是回味无穷。把烤鸭肉和烤鸭皮用一张大面皮包起来,再加点黄瓜丝,那味道更是画龙点睛。
这就是受大众喜爱的北京烤鸭,十分美味。
探访国家动物博物馆
玉祁中心小学五3班
锡报小记者 沈喆萱
北京研学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探访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经历。
走进国家动物博物馆一楼,穿过拱形门廊,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依次呈现在眼前:憨态可掬的海豹、灵巧的猴子、威风凛凛的老虎……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一具马鹿标本,身高接近成人,鹿角像古树枝干般向四周伸展,四肢如同钢柱般挺拔。这些标本让我仿佛看到了动物们在原野上自由奔跑的身影。
博物馆二楼的蝴蝶展厅更是美不胜收。我最喜爱一个紫蓝渐变的蝴蝶标本,它展开的双翅如同缀满繁星的夜空,黄色斑纹犹如点点星光,闪烁在“夜空”之中。这些精致的标本让我对标本制作这门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探访国家动物博物馆让我领略到动物世界的奇妙。(指导老师:薛吟烨)
故宫的吉祥缸
堰桥实验小学五6班
锡报小记者 周梓邱
6天的北京研学之行,让我印象最深的非故宫莫属。皇家宫殿用它斑驳的砖瓦和沧桑的印记,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清晨的阳光洒在天安门广场上,我们跟着导游穿过熙攘的人群。穿过端门,眼前豁然开朗。金水桥像一条玉带横卧着,宫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导游指着殿前广场上排列的铜缸告诉我们:“这些可不是普通的装饰品,它们是吉祥缸,古称‘门海’。”原来,这些通体黝黑、点缀着金色斑点的铜缸,是明清时期用来储水防火的重要设施。更让人惊讶的是,缸身上那些看似随意的金色斑点,竟然是当年被侵略者用刀刮去表面黄金后留下的伤痕!听到这里,我的心猛地揪紧了,一股强烈的愤怒感涌上心头,我仿佛能看见那些贪婪的侵略者挥舞着尖刀,也仿佛能听见黄金被刮下时刺耳的声响。
参观结束,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宫。回望这座宏伟的宫殿,我忽然明白:历史不仅存在于教科书里,更镌刻在这些文物上。
故宫游记
英禾双语学校五6班
锡报小记者 孔懋雯
在为期6天的北京研学中,故宫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紫禁城”,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刚踏入故宫,我就被它恢宏的气势震撼了。一座座古朴庄严的建筑巍然矗立,朱红的宫墙、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檐角上形态各异的脊兽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故宫里漫步,就像在欣赏一幅流动的画卷:宽阔的广场、幽静的庭院、金碧辉煌的殿堂令人目不暇接。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步一景”,每个转角都藏着新的惊喜。
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为故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望着这座凝聚着古人智慧的伟大建筑,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难忘故宫
英禾双语学校四5班
锡报小记者 徐润钺
北京研学之旅,处处都是风景,让人舍不得离开。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当数气势恢宏的故宫。
作为故宫的正门,午门庄严肃穆,那宏伟的气势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赞叹。穿过午门,远处那一片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的宫殿群,美得让人吃惊。走过几座宫殿,太和殿的雄姿一下子出现在眼前。
太和殿的屋脊上有10只屋脊兽,这些屋脊兽虽然体型小巧,却做得特别精巧,细节栩栩如生。作为帝王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的殿堂,太和殿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皇家的威严和工匠的用心。
走过故宫深处的亭台楼阁,就来到了御花园。园里的古松长得高高的,最粗壮的一棵要5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树干上的纹路好像在讲述着几百年来的故事。一旁的兰花却是另一番样子,蓝得沉静、蓝得柔美,远远望去,像一片蓝色的海洋。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清香,闻着特别舒服。
我爱北京,更爱雄伟壮丽的故宫,爱它厚重的历史,爱它精巧的设计,爱它经过岁月沉淀依旧能震撼人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