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清华复旦等名校项目亮相“太湖杯”

无锡打造科技人才“合作圈”

  本报讯(晚报记者 陈怡迪)昨日,2025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高校赛-985高校上海联赛)暨“复旦之星”(无锡)创业大赛圆满落幕。来自清华、复旦、交大等重点城市高校的24个优质项目同台“打擂”,6个项目成功晋级总决赛。这场聚焦硬核科技、链接顶尖人才的赛事,不仅是一场比拼创新的“头脑风暴”,更是无锡“以赛引才”的精准实践。

  “本次参赛项目科技底色足、落地前景广,已不是‘实验室里的模型’,而是具备商业化潜力的种子企业。”评审专家表示。赛场上,7分钟路演、3分钟答辩,项目内容既有打破材料瓶颈的芯片技术,也有AI+医疗的前沿应用,既有填补空白的智能装备专利,也有已实现临床验证的技术方案。

  “像这次一个基于AI的新药研发辅助项目,就和无锡现有生物医药生态非常契合。”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顾建伟说,“项目一落地,就能在研发共建、生产制造、外包合作等方面与本地企业形成互动。这正是我们‘以赛引才、以赛促产’的初衷。”

  为了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资源整合,无锡同步推动校地合作机制升级。赛事期间,“无锡(长三角)创新合作中心-重点城市985高校科技人才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无锡(长三角)创新合作中心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重点城市985高校无锡校友会共同签约,标志着从“点对点对接”迈向“系统性合作”。

  “从前期项目筛选、资源协调,到联盟促成和后续推动,无锡(长三角)创新合作中心全程发挥了‘纽带’作用。”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华彪表示,“未来将依托该联盟,通过共享科研资源、共推成果转化、共育创新人才,让高校实验室的‘技术种子’在无锡这片产业土壤中开花结果。”

  赛事落幕不是终点,而是项目落地的新起点。为了让赛事成果快速转化,无锡已启动赛后对接机制。据悉,6个晋级决赛的项目将获得无锡产研院、创业投资基金的合作意向;获奖项目可享受落地场地支持、政策咨询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参赛项目也将纳入无锡创新创业项目库,获得后续跟踪与资源链接,全链条助力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