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5日,市委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就“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持续激发消费潜能”,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市委书记杜小刚主持并讲话。市领导项雪龙、马良、孙玮等参加会议。
会上,民革市委会主委徐雯、民盟市委会主委高亚光、民建市委会主委毛加弘、民进市委会主委惠莲、农工党市委会主委夏加增、致公党市委会主委吴红星、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卢敏、市工商联主席周海江、无党派人士代表顾铮铮先后发言,分别围绕文博消费、赛事经济、二次元经济、“人工智能+文旅”、健康消费、亲水经济、家政服务消费、预付式消费、老城区消费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消费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对无锡提出的“发挥工商名城优势,在促投资扩消费上体现更大担当”的要求,牢牢把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期,深刻认识提振消费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性,立足我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基本面,顺应居民消费正加速从物质满足向精神愉悦升级的新变化,进一步扩大消费供给、提振消费活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要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在承接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省促消费政策出新加码的同时,研发更多针对消费需求个性化、品牌化、差异化趋势的配套政策,并做好效果评估和动态调整,扩大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的优质供给。全面提档升级文旅基础设施,营造接轨国际、舒适便捷的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环境。二要进一步加强场景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壮大首发经济、会展经济、夜间经济、悦己经济、它经济、美丽经济、赛事经济等新型消费,拓展大宗消费、高端消费等传统消费空间,在医疗机构、交通场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合理布局消费功能。尤其贴近青年人、“一老一幼”等重点群体特点,加快培育银发经济、谷子经济、数字经济等消费新场景,鼓励智能康养产品等终端新品落地应用,创造消费新需求,打开消费新赛道。三要进一步统筹各方合力。市牵头部门要洞察大消费时代的新趋势,做好统筹协调、服务指导等工作,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切实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大消费”理念,找准本地区本领域“事业+产业”的结合点,构建形成“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的促消费工作体系。
(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