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点亮“夜精彩”

十项实招激发城市新活力

  (受访者供图)

  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为进一步繁荣城市夜间经济,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无锡正式出台《繁荣夜间经济十项措施》。这份“夜经济”发展蓝图,从规划引领、场景打造到环境优化,全方位发力,旨在点燃城市“夜动力”。

  规划先行,打造“1+8”品牌矩阵

  “繁荣夜间经济,规划布局是关键起点。”无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新措施将立足无锡特色,依托核心商圈、特色街区、旅游景区和文体场馆,科学布局夜间消费集聚区,重点推进“1231”工程——即培育10个夜间消费商圈(商街)、打造20个特色夜市、推动30家文体场馆夜间延时开放、焕新100家夜间消费特色店。同时,全市将着力塑造统一的“锡夜精彩”城市夜间经济主品牌,并推动各板块打造一个融合“烟火气”与“国际范”的区域夜间品牌,共同构建“1+8”品牌矩阵。“目标是让无锡的夜晚既有辨识度,又各具特色。”该负责人强调。

  在业态创新上,措施鼓励跨界融合。支持文艺、体育、社交、零售等多种业态在夜间场景中碰撞出火花,比如“运动+”“演出+”“二次元+”等复合模式。”像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湖滨商业街等重点区域将被鼓励延长营业时间,引入深夜书店、音乐俱乐部等新业态,并借助新媒体平台精准触达消费人群。

  场景多元,升级“夜游夜食夜健夜演”体验

  丰富的场景供给是吸引夜间人流的核心。在“夜游”方面将深化“春晚十景”品牌,持续做强窑湖小镇四季主题夜游、拈花湾震撼的无人机与烟花实景秀、鼋头渚夜樱、惠山古镇国风夜游、梅园灯会等经典项目,同时培育海澜飞马水城、梅里古镇奇妙夜等新场景,让游客和市民有更多沉浸式夜游选择。

  “夜味”飘香,美食是夜经济的灵魂。措施聚焦提升餐饮品质与特色。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将重点引导湖滨商业街、江阴忠义街、宜兴氿街、锡山九里仓、新吴梅里古镇这5条省级特色美食街区提档升级,发布“运河食光”夜间美食地图,并推动非遗、老字号与核心商圈联动,“讲好‘无锡味道’的故事,营造更‘热辣滚烫’的餐饮氛围”。

  对于爱好运动的市民,“夜健”将提供更多便利和乐趣。市体育局将围绕赛事经济和智慧场景,推出“跃动锡城”系列品牌活动,利用无锡马拉松等大赛影响力打造夜间衍生品市集,新建改建智慧灯光球场,并推动建立“周周有赛事”的夜间运动日历,“鼓励更多体育场馆在晚间九点后提供特惠时段,方便上班族”。

  “夜演”文化同样精彩纷呈。依托无锡美术馆、奥体中心、交响音乐厅、文化艺术中心这“四大新地标”的建设,未来将叠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同时,“无锡有戏”小剧场品牌将持续擦亮,推动锡剧、脱口秀、相声等进高校、景区、街区。太湖音乐节、阳羡山湖音乐节及苏宁广场“无锡原创音乐节”等本土音乐IP也将持续发力,让城市的夜晚有戏可看、有乐可享。

  环境优化,护航“夜经济”行稳致远

  繁荣夜间经济,离不开良好的配套环境。在政策支持方面,鼓励依法合规利用老厂房、老仓库等发展夜间业态,优化改造手续,并对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特色夜市给予一定支持。鼓励建设智慧化的客流统计、信息服务和安全监管平台,并着力完善夜间交通指引、停车服务和便民设施投放。相关部门将定期开展夜间消费意愿调查,及时响应市民需求。将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在确保经营主体严格落实油烟、噪声、光污染防治措施,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前提下,依法简化外摆经营、夜间促销等活动的审批流程,在规范管理和激发活力之间找到平衡点。

  (晚报记者 陈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