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市青少年走出锡城,登上各类全国比赛的舞台,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正是我市小学长期在素质教育领域积极探索的生动体现。
融合现代教育理念
传承珠心算技艺
近日,2025“指尖上的智慧”全国青少年珠算文化非遗大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落幕,无锡市育英文旅实验小学代表队的徐生茂、翁景杭、金朱琪、邵致晟4名选手,凭借扎实功底在“看珠算”和“看心算”两个核心项目中斩获C组特等奖。
比赛现场,4名小学生沉着应战,指尖在算盘间行云流水地操作,既展现了扎实的技艺功底,更折射出学校系统性教学的显著成效。“学习珠心算两年,我变得更专注,记忆力和计算能力也更强了。”获奖选手邵致晟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话语中透露着对这项传统技艺的喜爱。
珠算作为享誉世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25年1月成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育英文旅实验小学积极响应文化传承号召,将珠算纳入学校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这项千年技艺的精髓,显著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无锡市“珠算”非遗立项负责人、带队教练徐之栋介绍,所有获奖选手均来自学校珠算社团,育英文旅实验小学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传承非遗的创新活力。
江苏省是珠算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自2012年以来已建立238所珠心算实验学校。2024年,中珠协申报的“江苏省珠算珠心算创新高质量发展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案例库,成为活态传承的典范。在此背景下,作为无锡市21所珠心算实验学校的代表,育英文旅实验小学全部队员斩获此次比赛的特等奖,既彰显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深耕细作,也为无锡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
以航模活动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航模队参加2025年第二十六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在“飞翼滑翔机冲浪”“小水火箭距离挑战”“室内遥控固定翼任务”“微型双翼遥控模型飞机趣味飞行”等项目中斩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其中两名选手获全国第一,一名选手获全国第二,一名选手获全国第三。
上世纪90年代初,华庄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群追逐纸飞机的孩子,点燃了学校航模教育的星星之火。从最初的纸飞机兴趣小组,到如今的“海陆空”全领域模型探索,科学探索的种子在一次次飞翔中生根发芽。
经过30余年的实践,学校已构建起“全员普及—社团提升—校队精英”的三级培养金字塔模式。每两周设置一节航模课,普及航模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飞行的乐趣。航模社团采用“老带新”模式,历届队员手把手传授调试技巧。学校航模队采用“外聘专家+赛训结合”方式,带领队员们充分训练、积极参赛,不断提升技能、磨练心智。
华庄中心小学始终秉持“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以航模活动为抓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打造航模特色品牌,并逐步在区域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
学校在2005年3月正式挂牌成为无锡市航空(航天)模型重点单位,2012年10月获评“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2014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陶粼璐、杨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