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要闻

“二师兄”身价要稳住

猪企开始给猪“减肥”了

  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的六成左右,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当前,我国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为防范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风险,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存栏生猪4.24亿头,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限。同时,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下半年和明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将明显增多。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专家朱增勇表示,如果不及时调控,可能会导致猪价消费旺季不旺,明年上半年尤其是春节后生猪养殖户可能会出现亏损。据悉,8月第1周猪价已降至每公斤14.53元、同比下降28.1%。

  为此,农业农村部会商研判,将实施有效的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趋势,全国需要再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能繁母猪总量保持在3950万头左右。朱增勇表示,要引导生猪龙头企业发挥产能调控带头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在我国,生猪产业养殖场户有1700多万,其中,大型龙头企业出栏生猪占全国总出栏量的30%多,对调控产能起到风向标作用。当前,不少大型企业已开始去产能。近日,记者来到山东菏泽单县一家生猪养殖企业销售区,140头商品猪正在依次过磅、装车,1小时后将发往临沂一家屠宰场。与2个多月前不同,现在出栏的商品猪都进行了“减重”。现在销售的这一车猪的体重已经降低到了119公斤,较7月体重下降了4公斤。目前,牧原等大型养殖企业正在有序淘汰低产低效能繁母猪。到年底,牧原预计将母猪存栏数降到330万头,总共减少32万头母猪。这些调控措施将有效平衡市场供需关系,促进生猪价格平稳运行,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