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9版:2025中国医师节特刊

在这里,看见“技”的锋芒与“心”的微光

​——无锡市中医医院医师节纪实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无锡市中医医院内忙碌而有序。在这份日常背后,是医护人员用精湛技术与仁爱之心共同绘就的生命守护图景。和谐的医患关系,在“硬核”技术与“柔情”关怀的交融中自然生长。

  精准微创

  重塑骨骼奇迹

  饱受“大脚骨”之苦的79岁吴阿姨,在足踝外科专病门诊找到了希望。创伤正骨科主任吴毛、主任中医师胡钢、副主任医师俞云飞等为她实施了国际前沿的“微创拇外翻髓内矫形技术”。术前利用数字骨科技术个性化设计,术中精准至毫米级截骨矫形,在确保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风险。吴毛表示,科室坚持中西医结合,传承“刘氏骨伤疗法”精髓,并运用数字骨科、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足踝外科相关疾病个性化精准微创矫形。今年,他们已成功实施微创跟骨骨折手术十余例,髓内矫正拇外翻手术二十余例,技术实力在无锡地区走在前列。

  近期,团队更成功救治了一名因意外导致全身十多处骨折的23岁患者。创伤中心多科协作,争分夺秒完成骨盆固定等关键操作,并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规划,优化钢板塑形,显著提高效率、减少术中创伤,成功保住了患者生命。这一系列成功案例体现了科室对多发伤、复合伤的强大救治能力。每一台成功手术的背后,都是医护人员无数次模拟训练、反复钻研的成果,是“技精于勤”的生动体现。

  妙手轻推

  点燃调脊希望

  近期,推拿科举办的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公益夏令营备受关注。此次活动集结中医正骨、导引功法、康复医学等多学科专家,为15名学员提供了“筛查—评估—干预—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医师们运用省级非遗项目“刘氏骨伤疗法”理筋调脊,以轻柔巧劲调整脊柱平衡;教授“脊柱平衡导引操”“八段锦”“呼吸模式重建训练”等运动疗法,并定制个性化方案,提供6个月免费的跟踪指导。

  推拿科主任张贤介绍,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推拿科形成了脊柱微调手法、海派儿科推拿、小针刀、骶管冲击等一系列特色疗法,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颈性眩晕等领域疗效显著,深受信赖。科室的每位成员几乎全年无休,敬业程度和高超医术可见一斑,小儿推拿更是特色显著。主任中医师杜建明日均接诊量超二十人次,手法娴熟,广受好评。目前,科室正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推拿治疗疑难病的“绝招”,推动技艺传承与创新。

  未病先防

  打牢健康基石

  近日,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马学慧走进信成花园社区,为居民带来深入浅出的中医养生讲座,讲解体质辨识与脾胃养护,受到居民的欢迎。类似这样的健康宣教,在治未病科已成为常态。

  在针灸减肥夜门诊诊室,副主任中医师李健正专注地为刘女士针灸。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刘女士已成功减重13斤。体重217斤的程序员小林首次前来就诊,因繁忙工作与不规律作息,他希望通过中医手段实现健康瘦身。李健鼓励他配合饮食运动,定能达成目标,令他信心大增。

  治未病科主任谭广兴表示,治未病科是“未病先防”理念的坚定践行者。科室开设慢性疲劳、失眠、肥胖、脾胃失调等10余项专家专病门诊,提供调脂护肝茶、健脾养胃膏等特色内服方,以及失眠足浴包、香囊、刮痧、拔罐、针灸等丰富外治法。团队15名医生、10名护士和1名技师全年无休(含夜门诊、节假日),去年门诊量高达8万余人次,开展健康讲座150余场,为锡城百姓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忘忧之阁

  满载身心关怀

  近日,肿瘤科主任金春晖的微信上收到了一张特别的照片——80岁贲门癌复发伴转移的朱老伯,正精神奕奕地与老友打麻将。老人和家属从上海辗转求诊,经金春晖团队支架置入、免疫化疗联合中药调理后,患者体质明显改善,重获生活自理能力。像这样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重获健康或缓解病痛的患者不计其数。疗效背后,是科室对患者身心的全方位关怀。

  肿瘤科病区内,名为“忘忧阁”的空间弥漫着温馨宁静。它是患者心灵的避风港和抗击肿瘤的加油站:书架上摆放着抚慰心灵的书籍,窗台绿意盎然。医护人员定期在此举办健康讲座,讲解病情控制、养生药膳,教授八段锦等养生功法。他们时刻关注患者心理,促膝长谈,加油鼓劲。每逢节气时令,还会组织做香囊、挂贺卡等活动。墙壁上张贴的活动留影和心愿卡片,无声诉说着服务的暖心。此外,科室还建立了约2000名癌症患者的多个微信群,这条24小时在线的“生命热线”上,医护人员“少食多餐”、“疼痛可调药”的叮咛,时刻穿越屏幕,抚慰着焦虑与无助的患者,让关怀无处不在。(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