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躺进湖光山色里

闲置小岛变身城市宝藏打卡地

  蠡湖边又添新打卡地!近期,“薄荷空间·躺营”在社交平台悄然走红。这个新晋休闲地藏身于蠡湖国家湿地公园东南角的小岛,其前身是无锡首座大型水上舞台,自2009年开放后逐渐闲置。如今,作为《环蠡湖景区范围整治提升工程》的先行实践,它以“生态盘活+闲置焕新”的姿态回归,试营业期间便吸引大批市民前来探营,成为无锡人湖畔休闲的新焦点。

  闲置小岛巧盘活

  傍晚时分,蠡湖波光渐染金辉。记者来到现场,瞬间被眼前的生态巧思震撼:曾经的水上舞台白色顶棚,如白天鹅羽翼舒展于宝界山黛色背景前,台下区域早已完成“生态焕新”——原先的台阶被细软沙滩取代,遮阳伞下的休闲躺椅错落排布,蓝黄条纹冲浪板斜插沙中,湖畔风光与自然野趣巧妙融合。记者获悉,这里原本是无锡首座大型水上舞台,从2008年初启动设计施工,历经1年多时间,于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此后却逐渐陷入闲置状态。“这片区域的规划工作已开展了两年时间,力求展现无锡文旅‘城市度假’的独特魅力,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需求。”蠡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提升改造,后续还将逐步完善各类配套设施。

  沿着临水栈道前行,白色桌椅搭配绳索围栏的休憩区,成了市民最爱的赏景角。“以前每次路过,总觉得这小岛闲置着很可惜,没想到现在改造得这么美!”家住湖滨饭店附近的王阿姨带着小孙女在周边散步,看到这里突然变了样,就好奇地走进来看看。同样被吸引进来的退休教师秦先生表示,几个月前就留意到这里在改造,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景点,闲置空间真正成为“城市生态的美丽延伸”。

  “躺营”花式“躺赢”

  “薄荷空间·躺营”,光听名字就透着股松弛劲儿,而走进其中,才发现“躺赢”是实打实的体验。小岛之上,“躺”的场景被玩出百般花样:沙滩区,弧形躺椅半嵌入沙中,市民可枕着湖风看云卷云舒;树林间,吊床轻轻摇晃,透过树叶缝隙能瞥见蠡湖波光;就连白色顶棚下,也设置了低矮的懒人沙发。

  蠡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取名“躺营”,就是想打破传统景区的“走马观花”模式,“让市民真正‘躺’进蠡湖山水里,把生态资源变成可触摸的生活场景”。上周末,该区域进行了内测,工作人员表示,从孩童在沙滩躺椅上打滚,到年轻人窝在懒人沙发上拍照,再到老人倚着树影休憩,“躺”的姿态虽然各异,却都共享着蠡湖生态馈赠的惬意。

  把湖景过成“日常”

  近年来,环蠡湖整治提升工作持续推进。32万平方米的疏林透湖工程,让蠡湖山水从郁蔽中“透”出城市休憩空间;渤公岛改造工程,通过打造盲人友好主题公园、儿童自然课堂,让生态空间更具人文温度;金城湾一期20万平方米改造工程,贯通慢行系统、新增便民驿站,将滨湖岸线打造成为市民的“生活坐标轴”。

  除此之外,百米高喷亮化,同步提升西堤、蠡堤亮化景观;新增12处直饮水点、89套体育器械更新,30处厕所加装小厨宝……从硬件提质到功能细分,蠡湖正从“风景景区”向“生活景区”进阶。正如市民李先生所言:“以前觉得蠡湖是‘游客打卡地’,现在渤公岛遛娃、金城湾夜跑,咱无锡人真正把湖景过成了‘日常’。”(晚报记者 璎珞/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