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教育

707个安心托班服务点,超2.2万个优质托位

暑期“七彩公益安心托班” 为青少年成长赋能

  “孩子很喜欢去暑托班,在班里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老师们也都很用心。”“暑托班开展的活动丰富又有意义,孩子在这个暑假,各方面都得到了成长。”……近日,2025年无锡市中小学生暑期“七彩公益安心托班”陆续收官,家长纷纷在朋友圈用照片和文字表达对暑托班的认可与感谢。

  今年暑期,我市精心组织、整合资源,面向社会开设了707个安心托班服务点,提供超过2.2万个优质托位。各托班坚持规范管理,强化安全保障,为孩子们打造了快乐、充实的暑期成长空间。

  打造充满趣味的“乐园”

  这个暑假,云林农贸市场暑托班的孩子们“组团”逛菜场。买完菜后,孩子们在市场边上的“爱心厨房”里一起择菜、洗菜、切菜,共同准备丰盛的午餐。“菜场办暑托班,既是实际需求,也有独特优势。”云林农贸市场负责人张燕红介绍,菜场内的商户以夫妻档居多,假期内孩子无人看护,很多商户只能把孩子带到摊位上。摊位活动空间小,学习环境差,于是云林农贸市场把管理办公室腾出来给孩子们写作业,并邀请云林街道的“红云讲师团”、青商会等团体前来为孩子们上课,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剪纸、茶艺、禅舞这些课程让我的暑假变得更有趣了。”暑托班学生邢玉珏说。

  在石塘湾社区,“葑溪书院·星光课堂”暑托班的课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既有夯实基础的课业辅导,也有充满趣味的拓展课程。“暑托班设置了手作课、体育课、志愿服务等,并引导孩子们参与社区治理,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实用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暑托班的课程设置立足于‘学践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扎实且丰富,活动频次高、参与度强,有效促进了孩子们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好人课堂”作为“葑溪书院·星光课堂”的特色,邀请了医疗急救、消防安全、文化传承、孝老爱亲等领域的“好人”,通过“身边榜样我来讲”“好人好课显身手”“我与好人面对面”等课程,激发青少年“好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的行动自觉。据了解,“葑溪书院·星光课堂”开办至今已逾20年,是居民心中的放心选择,今年暑期有近百名青少年报名参加该暑托班。

  新吴区多个托班的办班场所由社区原本闲置的会议室、活动室等改造而成,均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具。孩子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挥舞球拍,尽情享受乒乓球运动的快乐;在科技辅导员的启发下动手做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以前暑假我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现在他每天回家都兴奋地和我分享收获,性格也变开朗了。”家长马女士感慨道。

  多方携手助力青少年成长

  羊尖镇社区教育中心校长王立晓介绍,廊下花苑是一个比较大的社区,有暑托需求的孩子较多,所以在小区内就近设立了暑托班。在编制课表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孩子“坐不住”的天性,每天安排充足的活动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玩得尽兴。课程安排很丰富,但是谁来上课?王立晓把主意“打”到退休教师身上。“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时间相对比较宽裕,正适合带暑托班。”退休教师席赞萍说:“我退休后一直参与关工工作,可以说是‘专业对口’。在课上,我给孩子们讲党史故事,带他们观看党史影片,鼓励他们上台交流。让暑托班成为他们学习成长的‘第二阵地’。”

  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实验小学的党团员教师暑期持续走进尚泽社区开展暑托班志愿服务。教师陈冬的AI课借助时空情境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教师袁璐艳指导社区青少年以“夏日小确幸”为主题,用揉、捏、搓、粘等技巧,制作出水果拼盘、夏日海滩等泥塑作品。

  清名桥街道团工委联合金匮苑社区推出了“乐不思‘暑’,不负所‘托’”爱心暑托班,招募志愿者组建了“健听志愿者+听障助教+特色专家”三位一体服务团队,开展手语密码、非遗体验等多项特色课程。

  此外,大学生志愿者也为暑托班注入了青春力量。今年暑假,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七彩公益”社区教育实践团的79名大学生志愿者为300余名青少年提供了多元化的暑期服务。该实践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设置了少儿编程、传统文化、无锡特色、阅读写作、音乐素养五大主题课程,以高校资源赋能青少年核心素养提升。从课程大纲打磨、课堂试讲,到实际授课与课后服务,江南大学的师范生志愿者提前体验了从“学生”到“教育者”身份的转换。该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深化校社协作,进一步整合高校学术资源与地方文化特色,扩大服务覆盖面,探索“暑期服务+长效帮扶”的常态化机制,力争将“七彩公益”打造成校地协同育人的特色品牌。

  (徐婕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