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MBTI当红娘、房本失宠、大龄男生“突围”……

年轻人的爱情算法重写?

  MBTI人格标签是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吗?房本还像以前那么重要吗?男性年纪大好找对象吗?在9月14日下午,一场以“青春有约 缘定新安”为主题的公益相亲会在新吴区微纳园里举行。现场有百余名青年男女,不少都是高薪、高学历的年轻人。在这里,记者留意到相亲市场有一些新变化。

  MBTI人格速配,是现代月老的新红线?

  进门处的墙上,主办方贴满了报名参加的青年男女的信息,包括年龄、籍贯、身高、学历、职业和收入等。同一人格类型的人会被归在一个方框内,不少年轻人对这种人格速配很感兴趣,纷纷驻足围观。

  在近期不同主办方的相亲会上,均出现了人格速配环节。本次主办方根据人格类型安排座席,这在参与者眼中也有不同的看法。来参加相亲的陈先生表示:“这样挺好的。我听说INFP与INFJ都是内倾型人格,属于追求深度精神联结的人,这样的匹配度可能会更高。”但另一位相亲者于小姐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果安排在一起的都是内倾型的人,可能会相对默默无言。需要有一点ENTP型人格来活跃气氛。”

  到底是同类人格更容易成为一对,还是互补型人格更匹配?策划本次活动的柿合空间圆圆老师表示,其实并不建议大家完全按照人格速配来找另一半,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这种和以前流行的生肖配对、星座配对都差不多,只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流行鸡汤’。可以以此为依据来了解自己和对方,但每个人准确定位自己想要的核心点更重要。”

  房产退潮,家庭背景成为新焦点

  在现场的自我介绍环节中,很少有人介绍自己的经济状况。圆圆老师表示,近两年,随着房价的下跌,许多年轻人在相亲时不再对房子有执念,对没有房子的年轻人宽容许多。但许多年轻人也会表示,自己手握现金,只是在等一等,看看何时可以出手买房。

  不过,最近几年,相亲市场上有一条信息还挺重要,那就是家庭状况。不少人的信息栏里会有“原生家庭,父母做生意”“独生子,原生家庭,父母体制内”等。圆圆老师指出,很多年轻人发现婚姻不仅是一个小家庭的组成,更涉及双方家庭的磨合。许多人都更期待另一半家庭和睦,父母经济稳定。

  虽然现在不少年轻人的经济条件都不差,但圆圆老师表示,现在社会节奏太快,很多人不愿意慢下来认识一个人。很多年轻人只见过对方一面,仅凭单一的印象就不愿再见。在她印象里,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宝藏男孩”。比如,有个男孩年薪不错,房车俱备,人也很优秀,但因为身高仅1.68米,一直被女孩拒绝。现代相亲活动也期待通过组织各种互动游戏和深度交流环节,帮助参与者超越第一印象,更全面地了解彼此。

  相亲场上性别有差异,男性更积极

  在相亲过程中,圆圆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心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男性如果不断被拒绝,会更理性看待自己,调整定位,把走进婚姻当成目标。但多数女性不一样,她们会觉得自己只是没遇到合适的人,很少愿意放低姿态,更容易单着。

  在最近的几次相亲会上,记者都发现,男生来得会比女生更多一些。有些男生没有报名成功,但他们都会勇闯相亲会现场,为自己争取机会。尤其是一些年龄已有35岁左右的男性,更期待走进婚姻。在本次相亲会上,一位男生表示:“我是做研发的工程师,多年前谈过一次恋爱,但对方后来离开了无锡,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因为工作忙,把自己的终身大事耽误了,近期才走出来。”但相亲会上的女孩和他年龄相当的并不多,很多女孩也不愿意找一个大龄男生。另一次相亲会上,一位35岁的博士也很痛苦,他表示:“前女友去了国外而分手,我则在不同的大学中工作,所以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

  圆圆老师认为,大部分没有找到另一半的年轻人并不是不想走入婚姻。“有时,他们只是累了,说一句‘单身也挺好的’。他们在遇到婚恋问题时,需要有信任的人去给他们背书,解除误会。”“有时则需要有人去点醒他们: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人的家境不错,身高却偏矮;有的人工作不错,但年纪可能偏大。每个人需要找到自己最看重的东西,放弃另一些东西,更容易走进婚姻。”

  据观察,现代相亲活动通过提供交流平台和专业指导,帮助年轻人在择偶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提高配对成功率。这也是许多单位和政府部门不断引入专业的婚恋工作者,助推年轻人进入婚姻的初衷。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