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发布厅

宜兴环科园:构建“智慧环保”产业新生态

  9月6日,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慧环保高峰论坛将在宜兴环科园拉开序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智慧环保新动能 绿色产业新生态”。从2015年的智慧转型布局,到如今转型步伐越走越清晰,宜兴的环保产业已由作坊式非标设备制造向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转型,由单一装备向工艺装备化转型,由环保装备制造向环境综合服务转型,迈入了智慧环保转型新时代。

  宜兴是中国最大的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拥有5008 家环保企业,其中装备制造企业3478 家。近年来,通过高端人才引进、企业引进及合作、自主研发等, 200 家规模以上环保企业中约80%已开始实施智慧化转型。目前,宜兴智慧环保初见成效,形成了“智慧监测+ 智慧检测+ 智能制造+ 智慧交易+ 智慧服务”的产业生态,在环境感知、装备制造、产品销售、环境服务、环境管理等产业链条上逐步实现智慧转型,构建了宜兴环保产业新生态。

  高端企业集聚,引领生态环境智慧诊析

  环保要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必须具备物联网思维。近年来,宜兴一批企业先行先试,引进并打造环保物联网领军企业,培育环境监测仪器下游企业,逐渐形成了涵盖感知、网络通讯、处理应用、关键共性及基础支撑的智慧环保产业生态圈。

  2012 年,环科园引进“数字环保”的开拓者——林宣雄教授团队成立江苏天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长天长环保物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围网而作和平台化运营,开展生态环境“一张网”“一朵云”实践,建立起我国环境监管的“中枢神经系统”,完成了以中国环境大脑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环保物联网建设,为环境生态大数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天长环保已为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300 多个地市及近4 万家排污企业提供了数据采集传输仪(边缘计算网关)、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保税在线评估系统、地市级智慧环保应用集群等服务。

  高端人才谢乾教授团队创办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宜兴环保产业示范做起,如宜兴污水远程监控系统、太湖水治理专项数据中心、宜兴环保展厅系统等,为宜兴市环境保护插上了科学的翅膀。2016 年,卓易科技与国际领先的IT 技术企业Intel 深度合作打造了一款基于大数据的环保感知系统——卓易环保云。该系统选用Intel 面向物联网领域推出的Quark 处理器平台,利用当前先进的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而成的综合分析系统,包含前端环境质量感知系统到提供后端应用系统已在宜兴市环科园、经济开发区、丁蜀镇等地根据客户不同的实际需求进行示范建设,如根据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气质量监测要求,构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环一体化解决方案等。

  智慧转型,环保装备制造有了智能新体系

  为推动宜兴环保装备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以标准化为抓手进行升级,宜兴以环科园为中心,全力推进中国生态环保装备标准化特色示范基地申报建设。同时,环科园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通过标准的发布对宜兴环保企业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数字化、信息化生产管理等。

  南宜研究院依托自身标准平台提前布局智能环保,研制如数字化车间,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基础和技术规范。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园区企业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如江苏菲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参与了3 项行标的制定;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围绕生产流程制订了50 项企业标准,同时还主导和参与不少于5 项国标、行标的制订修订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环科园的各类环保企业制订企业标准超过540 项,参与了近30 项国标、行标的制订修订工作。

  “标准化工场+N 个智能制造公司”装备集成和智能制造体系,推动环保产业由单一的装备向工艺装备化、装备自动化转型,实现环保装备附加值的提高。今年,鹏鹞环保投资6亿元打造环保装备智造园,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入试生产,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未来,该智造园将配有国际先进的加工设备及多条智能化生产线,所有环保设备设计、生产均采用数据化,任何环保装备只需要制造图纸或数据,即可在最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生产,引领宜兴环保产业实现产品标准化、服务智能化和装备集约化。同时,智造园还将引进国际先进的加工和仓储设备,改变当前环保产业传统的加工生产模式。通过高端加工装备配置,大数据集成,工业APP、互联网云服务、产品PLM 等打造出3 个中心,形成环保装备研发创新、网络营销、智能加工和制造,以及售后管理的一条龙服务。

  除此以外,今年,环科园还引进了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IPA 研究所,与国合基地等共建“中德工业智能制造基地”。未来,依托IPA 研究所在个性化大规模定制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方面的丰富研究成果与实用经验,通过设立场景展示平台、技术研究平台、国际合作平台及教育培训平台,为宜兴环保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智能化升级支持。

  智慧应用,传统装备制造商转为优质服务商

  目前,环保项目大多是建成后需要长期运行的项目,除考虑建设之初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外,更需要考虑建成之后的运维成本。如何提高运维效率就是其中的关键,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

  “你看,我们的设备虽然远在南非,但现场一旦出现异常,维护员便能收到短信通知查看处理。”指着远程监控系统,宜兴艾科森生态环卫设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利介绍说。眼下,通过物联网,环保企业实现了对环保设备的性能、故障实时监控,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使用手机和PC 设备,随时随地了解系统设备及工艺处理情况。智慧应用,促进了传统装备制造商转为优质服务商。

  无锡康宇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二次供水设备的研发制造,2017 年3 月,康宇与国电南瑞集团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了“供水设备全寿命周期追溯监控平台”,助推了康宇从“传统单一的装备制造商”向“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慧供水的综合运维服务商”的转型升级。基于“康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构筑, 其业务目的是借助物联网高并发感知网络,实现对“二次供水设备”全寿命周期实现状态监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对“二次供水设备”实现智能诊断, 从而做到精准、可靠、稳定的“自动化运维”。

  除了环保设备的智慧化应用外,部分企业还深入物联网协同创新服务。今年5月,碧诺环保田园牧歌(枝江)城乡环境综合体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2.42 亿元,总用地130 亩。项目整合了各类优质资源及技术方案,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化系统,以高科技形成协同整体解决方案,从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最大限度减少化肥使用量,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土壤地力。

  眼下,为解决宜兴环保销售主要依靠销售员跑单模式,销售渠道成本高、信息交流不畅通以及装备水平不高、供给分散等问题,宜兴环科园通过“宜正环保电商”线上环保交易平台,建成了在全国具有公信力的环保产品交易平台,对符合标准的企业终端产品优先按排进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为环保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同时,园区还引入云鲸网作为环保集采平台,集采购、电商、金融、销售等功能为一体,以环保装备为核心,产品和服务为切入口,通过互联网直接建立供采双方的交易关系, 以及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不断完善供应链、金融、销售合伙人计划,共享资源及租赁、专业人士社区及产权交易等方面利益。

  未来,宜兴环科园将以“智慧+环保”为创新抓手和契机,大力推进环境医院建设,着力打造产业标准化水平,树立高端装备制造业标杆,重塑“环境服务——科技——装备”互促共赢的宜兴生态环保新业态链,打造宜兴环保产业发展新格局,探索中国环保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宜兴路径”。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重点依托宜兴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及优势,逐步建成智慧环保产业发展及支撑服务的诊析体系、标准化体系、智能制造体系、运行服务体系以及金融和政府支撑体系五大体系,构建宜兴环保产业新生态,使宜兴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智慧环保提质转型引领示范区。(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