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物联网技术应用就在身边

一项项成果惠及民生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即将召开,4日,记者来到部分企业,感受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在服务民生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

  企业如果要偷排,将会无所遁形。在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一辆印着“大气VOC_S溯源走航车”的白色依维柯,其核心部件就是“大气颗粒物检测激光雷达”,可以实现垂直探测近地面至高空10公里—15公里及水平扫描半径5公里—8公里的污染物分布情况。通过“走航车”监控立体区域的污染物分布情况,可以锁定污染源区域,在重污染区域定点扫描探测,将污染信息叠加标注在地图上,来实现污染溯源。“走航车”可实现24小时监测,并自动生成报告,一旦污染物超标,激光雷达会自动发送超标预警信息到管理人员的手机或者以邮件方式告知。如果企业企图偷排,相关指标的变化就会被“走航车”监测出来,会立马被抓个现行。据介绍,自2016年至今,中科光电已根据不同的环境管理需求,推出20多辆立体监测“走航车”,助力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甘肃等地开展精准治霾。

  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一般要花上半小时左右,还要花时间排队,如今进行肺功能检查有了“新武器”。记者来到阿斯利康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目睹了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便捷之处。“用优呼吸机检查肺功能,不会出现身体不适,检查结果也很准确。”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现场工作人员拿起肺功能检测的仪器——优呼吸机,大小和电视机遥控器差不多,演示人员咬住优呼吸机上面的管子作深呼吸,再用力吐出去,屏住气6秒钟左右,肺功能检测就完成了。这个设备可以诊断出慢阻肺、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检查过程不到5分钟。

  对于盲人来说,走路和读书是两个难题,如今有了“智慧眼镜”,难题解决了。记者在中电海康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展厅看到,一款样子看上去与普通眼镜差不多的智慧眼镜,与传感器相连后,能够探测前方的障碍物,并用语音告诉盲人。另外一款智慧眼镜具有阅读的功能,盲人戴上这个眼镜,经过专门的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帮助盲人理解书中的内容。(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