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2019教师节·特刊

这位老教师 慈善助学二十多年

  无锡有一位教师在2009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先后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楷模、最美中国老人等,他就是堰桥高级中学的退休教师俞斌。俞斌的慈善助学爱心长跑始于1994年,那一年他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与贵州省开阳县立京小学一名失学半年多的三年级学生刘章武结成了“对子”。当时俞斌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只有300多元,可第一次他就汇出了400元。二十六年来,俞斌二进新疆,三达西藏,八赴贵州,九下陕川,八上大别山。

  1996年暑假,他去贵州看刘章武。小山村比想象中贫困,许多村民家徒四壁、三餐不继,就在那里,俞斌经历了终生难忘的一次升旗仪式——那是到达山村后的第二天,太阳刚刚爬上山头,村主任就陪他来到立京小学。没有围墙,没有操场的校园十分安静,只有一排破旧的矮平房。校长、老师和孩子们早早地在校门口列队,看到俞斌,校长从怀里捧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到了一根杂木旗杆上。没有歌声,没有奏乐,只有庄严和肃穆。凝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孩子们纯真而充满期待的眼神。那一刻,他的心颤抖了,两行热泪默默地淌了下来。

  几十年教育生涯,他经历过无数次的升旗仪式,也曾无数次地被感动过,可这次是那样的特别,那样的强烈。他知道,这是一所山村小学所能给予的最高礼遇了。泪光中,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要为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孩子们尽更多的力,资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上学读书。他将除去返程车费后剩余的一千多元倾囊捐出,和刘章武家签订了帮困协议书,还帮其购买了种子、化肥和农药,帮助他家恢复生产。一年后他们来信说,烟叶、油菜籽丰收脱贫了。从那以后,贵州的山里娃更令他魂牵梦萦。

  从1996年暑期开始,他千里跋涉,八上贵州,亲自将助学款和日用品送到孩子手中;不仅如此,其他地区失学孩子的命运同样牵动着他的心——如苏北泗洪县梅花乡的张都。8岁时父亲重病去世,母亲改嫁,张都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小学毕业时,张都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当地的梅花中学,却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知道这一情况后,俞斌立即寄去500元钱和衣服等日用品,把张都也纳为自己的资助对象。

  2000年张都以全镇第三名优异成绩考取泗洪中学,然而高达几千元的学费又一次让他陷入愁苦和迷茫。而此时,俞斌的妻子因患食道癌,刚刚去世不久,为给妻子治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并负了债,已无力承担这笔学费了。

  俞斌意识到只有发动社会力量,才能帮助张都完成学业。于是,他强忍丧妻的悲痛,四处奔走联系, 终于为张都寻求到好心人的帮助。堰桥镇私营业主王建荣夫妇愿意承担张都从高中到大学的费用。三年苦读,张都以优异成绩被南京林业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毕业,2010年在无锡一家国企工作,2015年1月已结婚成家。

  就这样,江苏、安徽、贵州、四川等地的一个个濒临失学的孩子重返了校园。20多年来,他和爱心人士结对资助的贫困学生已有700多名,衣物上百吨,爱心包裹484多个,他直接资助的学费生活费累计逾30余万元(不包括物品)。

  为了让留守儿童、失依儿童、随迁儿童改善生活,让他们融入无锡,丰富学习和日常生活,2006年退休后,他创办了双休爱心午(晚)餐。一开始邀请几个农民工子弟来家做客,偶然发现:平时过惯了苦日子的孩子们胃口特别好,肥肉也能吃好几块。这激发了他每个星期天让穷孩子们吃上一顿饭的想法。每次少则一、两人,多则三、五人,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穷孩子轮流来他家就餐,几年来从没间断。有的孩子一吃就是几年。据了解,至今已有全国各地的孩子1500多人次享受了免费的午餐。每年暑寒节假日,他还接待贵州、四川、延安、大别山区等外地留守儿童来锡度假,让他们感知无锡,欣赏无锡美景,领略历史文化。(关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