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太湖周刊·焦点

“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落户无锡

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模式

  “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落户无锡

  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模式

  今年10月起,无锡一中的学生将迎来一堂全新的选修课。在这项课程中,他们将打破人文学科壁垒,通过实践体验、寻访游学等多种途径开展文化类项目学习,在探寻江南地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实现促进文化自信的目标。“有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可能十几年以后会忘得一干二净,但这样参与度高的项目式学习会在人生中留下痕迹,成为今后记忆的一部分。”有学生对这样的融合课堂充满期待。

  “文化自信”是核心,“江南文脉”是载体

  今年2月份,无锡一中向江苏省教育厅申报了“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以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的国家课程为基础,通过开发整合地方、校本的课程资源,形成一门综合性的学校课程。

  学校党委书记朱晴怡告诉记者,通过梳理国家课程发现,语文学科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政治学科的“政治认同”以及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这些学科的核心素养无不指向增进文化自信,可见“文化自信”应该成为高中生培育“四个自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她说,“文化自信”彰显的是课程基地的价值与宗旨,而“江南文脉”则是促进文化自信的载体与途径,两者是内核与载体的关系。要促进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就必须在尊重传统、梳理江南文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新提炼江南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根植于本乡本土的文化自信,这是“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的意义所在。“开发整合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模式。”

  校长陈曦介绍,百余年办学在一中校园内积淀形成的学校文化,是在江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大背景中孕育成长的,它生动体现了江南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与延续。通过课程基地,学校将建设江南文脉主题馆,梳理江南文化发展的独特文化元素,以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轴为序列,展现江南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同时还将在江南文脉发展的大背景中,设置无锡一中历史博物馆,在区域文化发展的脉络中研究学校发展历史,突出校史中的文化事件、文化人物和文化故事。

  利用独特地理优势拓展教育空间

  无锡一中地处锡惠山麓古运河畔,古往今来这里都是江南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文人墨客读书、游园、品泉、赏曲、祭祖的重要场所。学校方圆五公里以内有黄埠墩、钱锺书故居、东林书院、碑刻陈列馆等彰显江南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遗存。

  “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唐朝著名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就是龙光塔的出处,而一中学生每天抬头就能望见它。”陈曦说,无锡一中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人文教育资源。

  为充分利用好这些周边资源,这门校本选修课将充分开展实地教学。记者从课程安排上看到,张建华老师的历史课“家训家风”“无锡工商文化”将分别在小娄巷、王选纪念馆和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设立课堂;姜翼老师的语文课“古镇祠堂”带领学生来到惠山古镇和寄畅园寻访;赵怡老师则在运河公园给同学们讲述“运河文化”。

  “在探寻江南地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在现实与历史的交融中,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陈曦介绍,课程将形成文博线、传统文化线、名人故居线、工商遗址线、红色文化线,学生可从校门内外的家乡文化发展脉络中,汲取成长的文化营养,在整合文化资源的课程学习中促进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融合课堂与项目学习改变“教与学”

  “课程依托人文学科融合、实施项目学习两大抓手来推进。”朱晴怡表示,老师如何融合课程,学生又如何跨界学习,这种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本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堂15分钟“三师课堂”是跨学科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高三学生尤唯一对这堂课记忆犹新,当她在介绍了校友姚桐斌的事迹后,三位老师逐一登场。“历史老师将爱国主线以史实铺展开,讲述了科学家纷纷归国报效的那段历史;语文老师选用诗词挖掘知识分子内心的家国情怀;政治老师进行最后升华,用‘文化自信’作为整个课堂的落脚点。”尤唯一觉得这样的融合课堂能让知识融会贯通,把学习变得更“有用”。

  “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打通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与项目主题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朱晴怡说,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并强调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沟通。而对老师来说,也要打破原有学科限制,在学科融合中重构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实现学科间的相互借鉴。

  “为确定每一次课堂内容,几位核心老师都要会面数次,相互之间对教学内容进行打磨。”朱晴怡告诉记者,11月份即将针对高三学生开设的《高考题中的文化自信》这堂公开课,老师们现在就已经着手准备了,力图给学生们呈现一个实用、精彩、有高度的融合课堂。(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