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锡剧表演方向)13名新生进行了一项摸底调查。除了明显的男女生比例3:10严重不协调外,土生土长无锡娃只占约三成。这让市季志良锡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担任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的季志良感叹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作为锡剧发源地的无锡,肩负着传承、振兴锡剧的使命。但锡剧专业招生面临困境,本地娃对走锡剧专业道路兴趣缺缺,未来锡剧还能否继续姓“锡”?
锡剧招生赴外地寻“苗子”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锡剧表演方向)的这13名一年级学生中,外乡来的娃占了七成以上。“他们中有人到了入学年龄后才跟父母到无锡生活、上学,也有的出生、成长都在无锡,但他们的根并不在无锡,几乎听不懂也不会说无锡话。”该校老师坦言。此外,戏曲表演讲究男女搭配,诸如锡剧经典选段《双推磨》等不少剧目表演都需要男演员。男生过少无疑限制了锡剧的表演与未来发展,这让季志良意难平。
季志良说,与全市一些小学中锡剧表演热闹进行相比,他们学校在戏曲表演专业(锡剧表演方向)的招生显得有些惨淡。他分析说,学校招生撞上了“小升初”,“无锡是教育高地,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教育,往往愿意将锡剧作为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不是走专业发展道路。”记者随机采访了45名家长,当被问及孩子对锡剧感兴趣,是否支持其走专业发展道路时,仅三成家长表示支持。
招生形势不乐观,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不得不扩大招生范围。近年来学校从常熟、常州等周边城市招生,甚至还远赴徐州到当地武校中找寻锡剧表演的好苗子。
多样化娱乐方式冷落了家乡戏
从锡剧专业人才招生面临诸多问题中,不难看出锡剧日渐式微。个中原因值得探究。
显而易见,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对锡剧冲击不小。自小受锡剧熏陶的季志良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锡剧在江浙沪一带仍然颇受欢迎,但随着当年的一批锡剧表演中坚力量逐渐退出舞台,年轻一代中很少再出过众人皆知的名角。众所周知,一名锡剧演员必须多年如一日苦练“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但这些孩子苦练多年进了剧院后,工资很可能还没有快递员、销售员多,他们迷茫、困惑,甚至选择‘逃离’。”季志良说。
优秀的锡剧演员、编剧、作曲等从业人员减少的同时观众也少了。当年一大批锡剧票友逐渐老去,新一批观众却没有培养起来。“现在的大叔大妈们热衷跳广场舞,年轻人喜欢追星、追剧。”季志良坦言,锡剧保持传统的运作模式,加上现在很多年轻人听不懂锡剧的内容,造成锡剧乏人问津。市少年宫副主任王伟澍是无锡市“小小红梅奖”少儿锡剧邀请赛的发起者之一。在她看来,从江南田间地头走出来的锡剧,其中一些内容描写流于庸俗,不符合现在大众审美,难以让人提起兴趣。
锡剧传承生机在校园
在多元化的市场中锡剧传承和振兴面临着危机。不过危机中也存有生机。我市在2011年出台了《无锡市关于振兴锡剧艺术的若干意见》,为锡剧振兴“撑腰”。2013年,全市12所学校被授予无锡市首批“锡剧传承特色学校”。
锡剧在校园里变了一番模样,让不少孩子乐在其中。不少学校成立了“小锡班”,创编锡剧校本课程,教学推陈出新。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将锡剧融入美术、音乐、语文等多门学科教学中。无锡文化艺术学校近年来创编了《白蛇传》《沙家浜·奔袭》等新锡剧作品,教学中也调整了唱段和武戏的含量。
2012年起市少年宫每年举行无锡市“小小红梅奖”少儿锡剧邀请赛,聚集了不少小戏迷。王伟澍说,第一届比赛只有10余个节目登台,去年已有29个节目200余名学生登台表演。“锡剧传承一定要有观众基础,我们做这些工作就是希望能培养新生代的观众。”她坦言,锡剧也需要借助网络,“去年比赛首次开设网络直播,有大洋彼岸的观众给我们点赞!”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自1959年建校之初就培养锡剧专业人才。季志良表示,有了政策支持更坚定了他们培育锡剧人才的决心。锡剧革新和振兴是一个大课题,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期待有一天无锡市民都愿意自掏腰包购票看戏。(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