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惠及12.6万老人

既有雪中送炭 又有日常关怀

  本报讯 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的重头戏,符合大多数老人的意愿。因老年人口众多,我市面临着居家养老援助服务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市民政局针对这一短板,切实拿出有效举措,增加投入、扩面提标,使得全市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从之前的3.8万人增加到12.6万人。

  66岁的袁子解,经历着独居加残疾的双重困境。“虽然一个人住,但也不怕出了事没人管。”老人指了指屋里安装的那些闪烁着红色微光的感应器,“政府免费安装的,一有情况,后台就会感知。”在他家不大的房子里,共有6个不同类别的感应器,卧室、卫生间和客厅各有一个红外人体探测器,入户门装有门磁,烟感和可燃气体报警器则是今年8月新增的。卧室的桌子上,还有一个类似笔筒的4G网关语音对讲机,搭配一只小小的遥控器使用,哪怕人躺在床上,也能一键呼叫。

  这些设备给了老袁足够的安全感。今年5月,他患了重感冒,高烧三天不退,但倔强的老人没有打电话给任何人,而是躺在床上硬扛。这样异常的行为轨迹却被安康通后台监测到了。工作人员邵文毅介绍,“老人连续3天时间基本在卧室里,其他地方几乎没有活动的痕迹,我们连忙通过4G网关直接呼叫,才知道他生病了。”随后,就有工作人员给老人上门送药、送稀饭,下转第4版>>>

  既有雪中送炭 又有日常关怀

  上接第1版>>>直到他恢复为止。回想起这件事,老袁感慨万分,“平时身体好好的没什么感觉,但碰到生病时,真是雪中送炭。”

  智能化守护设备仿佛给老人吃下一颗“定心丸”。目前,这种“智能守护”模式已惠及滨湖区94户特殊老人。今年,滨湖区又在原来的56户的基础上,新增了190户,并进入安装阶段。“这个项目主要针对那些残疾、失能、失智、独居、空巢等特殊老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未来可能会在全市推广开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为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扩大服务覆盖面,我市加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衔接整合,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家庭、83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家庭等都纳入援助服务范围,并优先保障高龄、残疾、失独、失能等重点人群,服务对象由原先的8类扩大到17类。服务工时由原来的2工时拓展到最高16工时。

  “援助服务扩面提标后,政府财政也全力支持,安排资金从每年1980万元提高到6242万元。”市民政局相关人士介绍。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市便民服务中心和安康通2家专业机构承接市区相关项目,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四大类养老服务。

  (穆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