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层社区治理的重心地位和兜底作用日益凸显。在日前举办的无锡市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实践项目总决赛上,我市一批卓有成效的社区治理项目进行路演并分享心得。这些项目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代表性个案,呈现出政府职能的转变,见证了社区与居民的共同成长。
■ 从需求出发,寻找与百姓的“共鸣”
辖区1.4万多名居民,10%的居民参与率,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社区里还有1.2万多名居民游离于社区之外。这个数据来自水秀社区——一个深耕百姓议事多年、居民和社区关系非常密切的模范社区,其他社区的数字可想而知。必须承认的事实是,一些社区治理项目还只是社区和少数居民代表的“小众试验”。
政府能提供一些公共性服务和兜底保障,但满足不了百姓个性化的需求。滨湖区民政局副局长顾汶泽举例,有些社区每年都会推为民办实事项目,可是钱花了、精力投入了,却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为什么?因为没有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切入点没有找对,与老百姓没有共鸣。
今年1月份,水秀社区在百姓议事制度基础上启动“百姓规划师”项目,聚民智改造大家关心已久的废弃游泳池。社区工作站副站长顾雪瑶介绍,1500多名居民的建议形成32个百姓提案,再由居民代表大会点赞表决,最终采纳14条。因为是按照居民的需求来改造,最后的成果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 培养“领头雁”,以一个人影响一群人
晚上10时,刚入睡的刘仁祥,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披上衣服匆匆出门。又是一起邻里车位纠纷,查到占位车主门牌号后,刘仁祥爬到六楼去敲门,车主一看“刘叔”因为停车的事大晚上找来,有点不好意思,拿上钥匙去挪车。65岁的刘仁祥只是西园社区二区的一个普通居民,没有任何官方身份,却成为居民拥戴的“刘叔”。在社区发出自治的提倡后,他自告奋勇,担当自治组长一职。其实就像“管家”,啥事都找他,你来我往之中,熟人社会便悄然建立了。
下转第3版>>>
基层治理,从“小众试验”走向大众参与
上接第1版>>>
培养居民中的“领头雁”,一个人可以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又能辐射周边的人。“社区治理的目的,为的是打造社会生活共同体。”顾汶泽解释道,这样就能发展出社区功能,比如邻里守望,比如柔性劝导,比如对细枝末节需求的回应等等。
“想做好社区治理,刘仁祥这样的居民‘领头雁’必不可少。”西园社区居委主任张云说,同样推进自治的另一片区此前就因为缺少带头人而导致项目举步维艰,启动了两次均搁浅。越来越多的草根团体组织者、德高望重的长者、党员、楼道长都被发掘、培养起来,无私地投身到社区治理当中。
■ 协商有道,求解基层治理“最大公约数”
百姓的事百姓商量着办,但是,该怎么协商,有哪些规则?起初,很多社区工作者也是一头雾水。古竹社区副书记虞涛回忆,2017年,他们社区开始推协商时,议事会要么变成茶话会,要么变成辩论会,争着争着就吵起来。“在协商中,社区是组织者,需要教给居民如何协商。”后来他想了个方法,用一只小沙漏充当计时器,轮到谁发言就放在谁面前,其他人不得打断……
规则在一次次尝试中建立起来。近两年,我市不同板块先后归纳出各自的议事方法用于指导社区和居民,滨湖区称为“五步七规”,梁溪区称为“邀约制协商”。殊途同归,一次次协商过后,百姓反映强烈的“顽疾”迎刃而解,环境改善了、活动空间扩大了,公共设施增加了,物业管理优化了……老旧小区都焕发出生机。
对此,惠山区洛社镇张镇桥村党总支书记谢玲感受颇深,“社区常住人口有2.2万人,事情多、矛盾多,14个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导致服务跟不上、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去年开始,该村实施楼道自治,120个楼道长将收集到的议题按轻重缓急分别提交,急事急办,其他事项由各议事分会按规范运作,办事效率大幅度提升,短短一个月就整改92个问题。
■ 多方携手,打造“共建共享共治”格局
目前,我市社区治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城市社区的氛围相对浓厚。据了解,我市最早开展社区治理的是滨湖区,理念最先进的也是滨湖区。“但滨湖的发展依然不均衡”,顾汶泽表示,这与社区负责人的理念有很大关系,不少社区忙于应付各项任务和检查,无暇顾及其他。他认为,这类社区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的社会组织来推动社区治理。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处长孙明指出,要实现社区治理层面的共建共治共享,需要政府、社会、社区等多方联动。“我们社区50%的人口为老年人,面广量大,光靠社区以及党员干部群众的力量远远不够。”梁溪区丽新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水芳介绍,社区通过与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会公益团队和其他志愿力量进行“共建”。项目由梁溪区心手相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执行团队,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发挥穿针引线作用,无锡公益摄影团、阳光美发学校、市红十字援助中心等多个公益团队参与,弥补了社区力量的不足。(穆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