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周刊

培养广泛兴趣的秘诀

  

  【案例】

  洋洋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电视。看着同龄的孩子能说会道能唱会跳,再看看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很着急,很希望洋洋也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一天,一家三口在小区散步,爸爸妈妈看到好多小朋友在练习轮滑,有的已溜得灵活自如。爸爸让洋洋也去试试,可是刚穿上溜冰鞋,洋洋腿就软了,连忙说:“我不学,我不要,我害怕!”爸爸鼓励洋洋从尝试穿着溜冰鞋走路开始练习,可是一脚迈出去后,一个打滑,洋洋摔了出去。无论爸爸怎么鼓励,洋洋愣是抓住妈妈胳膊不放,生怕摔倒。几次鼓励无果,爸爸非常生气,不耐烦地冲着洋洋吼道:“你除了会看电视,还会什么?”洋洋不服气,嘟囔着:“你不也是只会看电视。”爸爸气得脸红脖子粗,给了儿子一巴掌。儿子哇哇地哭了起来。过后,只要说到轮滑和其他运动,洋洋就排斥抵触。

  【案例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说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这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如今的家长都很重视子女的兴趣培养,以期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快乐生活。案例中的爸爸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他的急躁粗暴反而让孩子排斥抵触轮滑运动。虽然爸爸也对孩子进行了鼓励,但急于求成的心理,使他忽略了孩子兴趣的培养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环境熏陶,循序渐进。

  【应对方略】

  一、以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熏陶孩子

  想培养出让父母骄傲的孩子,首先要做让孩子骄傲的父母。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优劣,家庭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染着孩子。擅长书法的父亲挥毫时,儿子旁观,爸爸一边写一边讲解笔顺笔画、间架结构、运笔蘸墨;这男孩自然而然对书法产生兴趣,字写得比别的同学好,说不定将来成为书法家。

  孩子的潜能如同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它就会发芽生根、茁壮成长。环境是孩子兴趣萌发的土壤,兴趣培养需要环境长期熏陶。许多名家正是自幼在家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体育运动或手工制作等产生兴趣,子承父业,延续家庭传统。在索然无味的环境中长大、与生活单调枯燥的家人为伴,这样的孩子好像落在干涸贫瘠土地上的种子,很难萌发多种兴趣而感受生活的快乐。

  二、引导孩子多接触多尝试兴趣活动

  家长要多制造机会,创设条件,让孩子广泛接触文艺体育等领域,激发多种兴趣。多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展览、欣赏演出、看体育赛事。

  家长抱怨孩子只会看电视、玩电脑,其实是缺乏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的引导,没有别的事物比电视电脑更令他喜欢或关注。家长的对策应是“取而代之”,让他接触其他更有趣的事情来转移兴趣。想培养孩子运动类的兴趣爱好,应该鼓励他走出家门,在小区打打羽毛球、跳跳绳、骑骑自行车,去体育场踢足球、学游泳、练武术。想培养孩子看课外书的兴趣,父母自己应少看电视少上网,转而多读书看报,在家中经常讨论书中的内容,以读书的乐趣吸引孩子。

  三、鼓励孩子循序渐进发展兴趣爱好

  让孩子学习艺术体育方面的技能,必须从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逐步提高,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当孩子初步有了某种兴趣后,对他的每一次尝试,不管做得如何,家长都要给予适当的赞扬,以培养其自信心。不要立马以“考级”施加压力,摧残孩子刚刚萌生的兴趣幼芽。

  掌握技艺并非一路凯歌轻松愉快,反复练习的过程是枯燥艰苦的。而儿童的兴趣稳定性差,某时段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新鲜劲一过,兴趣点就转移;一遇困难便退缩,或者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高原现象”。父母不能急躁责骂,首先要表示了解他的困难和心情,爸爸妈妈的“共情同理”能使孩子得到安慰。要告诉孩子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中到来,突破瓶颈后便会上升到更高层次、更接近理想目标。孩子迈出克服困难的第一步,会为战胜自我、取得进步而高兴,自然会坚持下去。如果孩子对“旧爱”已彻底丧失兴趣,也不必强迫他做已经不喜欢的事,毕竟只是课余兴趣而已。

  (本文节选自《家庭教育关键词小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