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警方周刊

“四问一核”工作法让“分贩子”现形

交警阮艺今年已查获60余起“顶包”案

  “是我开的!”“要是你开的车,为什么连车的颜色都说错?”11月22日早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违法处理窗口传出这样的对话。说话是一名老民警和一名皮肤黝黑的外地男子。老民警声音平和却语气坚定,男子被问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拿起证件立刻消失在办理大厅。识破骗局的民警叫阮艺。

  阮艺今年57岁,从警将近40年。之前长期在高速公路治安卡口工作,考虑到年龄较大不再适合高速公路四班三运转勤务模式,去年底调入机动大队,并安排到了相对“轻松”的违法处理窗口。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交通法律法规,熟记违法处理流程,还准备许多“便签”,把业务流程、所需资料等都记得清清楚楚。

  随着我省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全面计分,各地违法处理窗口“分贩子”代处理交通违法现象增多。针对这一乱象,曾在治安卡口抓获300余名嫌疑人,练就了一双鹰眼的阮艺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从细微处入手,凭借当事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识别出其是不是真正的违法当事人。他总结出观其行、看其眼、听其声、察其神和问时间、问地点、问车型、问颜色核对违法信息等“四问一核”工作法,一次又一次识破冒名顶替前来处理交通违法的人员,并且在他处理的交通违法中,没有一起投诉和执法失误。

  今年8月,刘某来到大队窗口处理违法行为。阮艺还没有开口,对方就十分流利地把违法车的车型、颜色、违法时间和违法地点一一道来,甚至把违法时间精确到了某时某分。如此详细精准的描述,倒让阮艺产生了怀疑。阮艺沉住气问道:“车主多大年龄?”刘某犹豫了片刻回答:“三四十岁左右。”

  而此时,阮艺通过平台核对到车主钱某的年龄是20岁。面对如此大的年龄差距,刘某继续狡辩说,他感觉车主有30多岁。阮艺依据钱某在信息平台上登记的手机号码,果断地拨打了钱某的手机,询问其是否认识刘某,在电话里钱某支支吾吾、欲言又止。阮艺亮明身份后对方最终承认,因违法记分超过12分,自己驾驶证分不够扣,找了所谓中间人帮忙,具体中间人又找了谁她也不清楚。事情一下水落石出。经审查,刘某承认前几日在街头发现“买分卖分”小广告后,自己联系非法中介商定以一分80元的价格替人消除9分。阮艺毫不留情,当场揭穿了刘某的身份,并将其移送派出所。

  今年初,胡某来大队窗口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处理过程中,胡某未通过人脸识别。经辨认,阮艺感觉当事人的身份证照片和驾驶证照片与本人有相像的地方,但又不完全一样。胡某解释:“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多年前照的,现在有些发福了,所以会有出入。”

  阮艺警觉起来,问胡某登记的联系方式。胡某迟疑了片刻,回答说,他以前用的号码现在不用了,记不起来了,但表情明显有些不安,眼神躲闪,这些都没逃过阮艺的眼睛。

  阮艺又查询人口信息询问胡某户口由哪个派出所管辖,对方沉默不语。阮艺追问:“这是你的证件吗?”面对眼前严厉的老警察,胡某只得承认身份证和驾驶证都不是自己的,而是自己堂兄的,因为和堂兄有几分相似,就动了歪心思,想用堂兄的身份证和驾驶证来处理自己的交通违法,试图蒙混过关。据统计,今年以来,被阮艺识破的“顶包”案件达60余起。

  对于“分贩子”阮艺严格把关、毫不留情,但对于办事群众他却不厌其烦,充满人情味。面对群众的询问他总是态度和蔼,耐心解答。遇到个别对违法有异议闹情绪的,他总是心平气向对方解释,讲明政策,说清道理。

  窗口工作虽然单调枯燥,但苦中也有乐,对阮艺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帮群众处理完违法后,群众的一个微笑、一句“谢谢”都会让他心里甜滋滋的。(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