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发布厅

军民团结一家亲 勠力同心共发展

新吴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四渡赤水出奇兵》。朴实无华的歌词,将军民鱼水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时代在变迁,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不变。“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针对共建部队的特点,新吴区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为抓手,创新落实双拥政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一把手工程”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2019年7月3日,中共新吴区委、新吴区人民政府、新吴区人武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意见》,这是一份加强双拥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也是一份实笃笃的文件——新吴区将通过6大类22项具体举措,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落到实处。

  文件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双拥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共建部队的“一把手工程”,列入各自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形成党政军主要领导带头、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参加、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双拥共建生动局面,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一把手亲自研究部署双拥工作,主要领导带头积极参加双拥活动,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营造出浓郁的双拥氛围。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这样的担当与决心,为军政军民团结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为谱写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个三”推进 双拥政策创新落实有实招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驻区部队科技含量高,人员调动频繁,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与子女入学给地方带来一定压力,但新吴区把压力化为动力,始终将解决部队官兵后顾之忧作为服务部队改革大局,提升部队战斗力,解决官兵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不断探索创新军嫂社区就业的新路子。

  新吴区军嫂社区就业得益于“三个三”。安置前考虑“三就近”,有效提高人岗匹配度。即待安置军嫂生活地与工作地距离要近;新工作与原工作性质要近;岗位要求与特长、爱好要近。安置做好“三关心”,确保军嫂尽快适应岗位,融入环境。即关心待安置军嫂的角色转换;关心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关心思想变化。安置后突出“三优先”,真正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即对符合提拔晋升条件的军嫂优先推荐;对符合入党条件的优先培养;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优先评先。

  据统计,近年来新吴区共接收安置驻锡部队体制外随军随调家属85名,占全区社区工作者总人数10%以上。有8名军嫂被推荐为街管干部;有17名军嫂由中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有32名军嫂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有12名军嫂因表现突出,被评为市、区两级先进工作者。通过多层次管理引导,军嫂已经成为新吴区服务居民群众的一股新生力量。

  融入“第二故乡” 军民共同书写发展新篇章

  新吴区虽成立不久,但“双拥”工作中的亮点却不少。辖区内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向部队输送了大批兵源,也是“老兵俱乐部”的发起地,更是无锡市国防教育新高地;梅村高中学生军训,是铁旅军魂与青春少年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驻区部队服务地方的真实写照;结合新吴区的新型产业、创新科技集聚与驻军部队、共建部队特点,积极研发系列军创产品,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这些双拥工作可圈可点。

  军爱民来民拥军。驻区部队与共建部队也坚持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与部队所能相结合,充分发挥部队组织严密、突击力强、敢打硬仗的优势,支持“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做好各项援建工作。结合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和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扎实开展关爱老人、结对助学、学雷锋等公益活动,做好少年军校、国防教育、学生军训等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民感情,弘扬社会风尚;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等活动,在抢险救灾、扶贫帮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增加部队拥政爱民的工作内涵。

  军民团结一家亲,试看天下谁能敌。这首“双拥歌”,新吴区唱得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