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先队文化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年会上,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的“吴韵好少年,非常6+1”成长行动,获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项目。这个捧得省级荣誉的少先队文化项目的特别之处在哪儿?
●活动嵌满“吴地”元素●
有着111年办学历史的堰桥小学,将深厚的吴地文化融入办学过程中。该校于1998年10月成立的堰桥小学吴文化少年科学院,一直以来以吴文化研究为主线,与时俱进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研究活动,为少先队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该校的“吴韵好少年,非常6+1”成长行动,就是依托吴文化少科院,充分彰显吴地的区域文化特色,结合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了快乐小拍客、探秘新360行、玩转民俗节、@吴地名人、非遗小阿福、农耕体验坊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今年的端午节,全校学生在“玩味端午”的活动中穿传统服装,包起了粽子,还进行了“南北方粽子大PK”。在一个个中国节中,少先队员们从做中学、在玩中悟,感受传统民俗背后的民族精神。他们还去了吴文化公园的“一包三改”纪念馆,探访上世纪80年代堰桥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农村改革经验用于乡镇企业改革,并将“一包三改”经验推广至全国的光辉岁月,从中了解堰桥人敢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吴地名人”活动中,少先队员寻访了保护村前古村落的胡杰等多位身边的楷模,讲述他们故事,涵养自己的心灵,积蓄成长的力量。
学生尤涵语说:“在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胡杰伯伯响应习爷爷的号召,在经济富足后重视文化软实力发展,舍得投入资金,用实际行动保护家乡文化,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家校合作无间共同“生长”●
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得以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学校新市民子女比例日渐增加的现在,让内心渴望被接纳、缺少归属感的新市民融入当地的生活,是堰桥实验小学近年来在家校共同育人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我们自去年开始举办‘家校节’活动,一方面展示学校的良好风貌,另一方面让家长充分发挥孩子成长路上‘合伙人’的作用。”副校长华萍说,家校节设置了课堂开放日、家庭教育讲座等丰富的内容,学校开发修炼工具包、修炼手册等,举办“智慧家长修炼营”,为家长赋能、助孩子成长、促家庭幸福。整合家长资源的“飞雁家长课程”项目,由家长和学校前期认真备课后,给孩子们教授诸如插花、急救等各类有趣又实用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学校组织的少先队寻访、体验活动,更离不开家长的鼎力支持。“吴地360行”寻访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志愿者的支持下对比古今行业变化,了解甚至体验诸如雕刻师、快递员、洗车工等新兴行业的岗位。比如在“蚕桑体验社”“倷伲学稻作”等活动,孩子们成了连接家校、传播吴地文化的纽带,众多家长与孩子一同学习、了解吴地农业发展、耕作的文化。
华萍介绍,学校把吴韵文化与少先队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更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获得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在增添少先队员校园生活乐趣的同时,希望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孩子还是新市民,都能将这份吴韵乡情深植于心间。□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