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马山5.6平方公里“健康”核心区建强研发、临床基地,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化道路

更多一类新药贴上“无锡标签”

  本报讯 现有业务“重头戏”——药品生产将逐步外移,腾出更多空间给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即将进入“十三五”的最后一年,马山生物医药产业再有新动作:1.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未来将升级扩大为5.6平方公里的“国际健康智慧产业园”,通过打造医药研发、器械制造和精准临床等三个基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马山生物医药产业,一直广受外界关注。据介绍,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海外人才的回归,药明、博雅、傲锐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崛起成为支柱产业。集中了近200家生物药企的外包区,预计今年产业经济总量接近百亿元(异地开票另算),利润、税收接近40亿元和10亿元。

  综合计算,700万元产出、200万元利润的亩均效益,大大超出了机械加工等很多行业的表现。但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晔眼里,数据背后短腿依旧明显。赵晔说,生物医药行业的价值链由新药发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多个环节组成,两头的发现、服务所产生的附加价值最高,中间“生产”环节附加价值处于低端。虽然这几年马山新药研发进入加速通道,但新药发现、临床与销售等环节一直缺失,产业生态圈尚未完善。

  马山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2009年成立,当年马山“药业”实施第一次转型:从简单的化学药生产代加工向生物新药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生产转型。外包区副主任刘焕说,10年时间,借助科技创新、政策推动,涌现了药明等一批自主研发的领军企业,每年一类新药研发量都在10个以上,主要是单抗药物和生物治疗药物,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和免疫抗体治疗。尽管新药不断,但是91%的行业年产值仍由生产类药企贡献,研发和服务类药企产值贡献仅占8%和1%。

  “纵观全球,药品制造不仅供过于求,而且利润低,通过‘腾笼换凤’将生产代加工逐步转移,在新药发现、临床试验与营销上进行发力。”赵晔称,目前各类药企生产所用面积超过园区一半,完善生物医药生态系统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受土地空间、太湖保护红线所限,主客观上都不允许再在药品生产上扩大规模。300亩临床基地每年可满足200种新药的临床试验,未来马山新药研发瞄准重、特、难、罕见病等疑难杂症,通过测试上市后,这些新药将贴上“无锡标签”。

  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240多种一类生物新、特药进入临床,新药在30-40年专利保护期内,每年可产生数十亿美元的销售。正因为有着高额的回报,“发现”新药一直是药企和园区的终极追求。药明康德首席执行官李革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没有难治的病”是很多药企的理想,企业要努力的是把时间缩短。 (邵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