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只要患者获益最大化,谁有理听谁的

从“一对多”到“多对一”, 多学科协作诊疗新模式到底好在哪?

  以往,我们常见的是一位医生同时为多个患者看病,而如今,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改善,多个医生同时为一位患者看病的模式逐渐成为常态。75岁的沈阿婆(化名)近日就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原无锡四院)感受到了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 Discipline Treatment,简称MDT)新模式的强大功能和重要价值。

  一个月前,沈阿婆在健康体检中查出了大问题:CT、B超检查显示胰头部肿块,辗转多家医院,均认为胰腺癌可能性较大。焦虑不安的病人家属来到江大附院(原无锡四院)咨询,未料诊断却峰回路转。

  该院影像科主任胡曙东、副主任陈林,普放、CT室副主任贺锋联合读片后,认为疑点较多:“乍一看很像胰腺癌,但又缺乏典型的胰腺癌影像学表现,比如肿块无包绕血管,无明显炎性渗出改变,且不仅胰头有肿块,胰体、胰尾也有肿胀渗出,这在胰腺癌中几乎不可能。”临床上,消化内科副主任刘登洋查看患者资料后,也给出了相似意见:“肿瘤特异性指标正常,无厌食、腹痛、消瘦等慢性消耗性改变,不像胰腺癌;同时,淀粉酶指标正常、无脂肪泻,也不像典型的急、慢性胰腺炎。”这个也不像,那个也不是,沈阿婆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由于患者对穿刺诊断有顾虑,为解开重重疑云,医院决定启动MDT模式,对病例“多堂会审”。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等五个科室的专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得出统一意见:胰腺癌可能性较小,更倾向于发病率极低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易被误诊为胰腺癌,不少患者由于误诊而‘白挨一刀’”,多学科协作诊疗发起人刘登洋告诉记者。以前像沈阿婆这样病情复杂的患者,需要拎着病历资料袋到处跑,辗转寻医的过程不仅耗费大量的就诊时间和费用,还会延误病情。为此,近年来江大附院加快推进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模式,变“病人跟着医生走”为“医生围着病人转”,主动突破院内专科间的藩篱,由医务处牵头为疑难杂症患者组织多学科会诊,统一、高效、精准形成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江大附院院长华东表示,MDT模式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形式创新,一体化诊疗中心将不同科室聚集在一个区域,多个科室专家“强强联合”,共同对患者病情作出综合性评估,免去了患者奔波之苦;二是内容创新,多学科合作可以让患者得到更科学、合理、精准、规范的诊疗;三是服务创新,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除了更便捷获取适宜治疗方案,也能让患者得到更多医学信息、生活康复护理常识和心理辅导,同时促进了年轻医生的成长。

  医务处副主任、肿瘤内一科副主任蔡东焱协调召集院内每一场MDT,他说,医院对MDT讨论会的参与人员有明确的准入门槛和制度要求,决策人员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同时为了培养年轻骨干的多学科诊疗思维,每一个MDT病例的床位医生也要参加。“在这里,没有身份的大小,只有水平的高低,哪个方案对患者最有利就听谁的。”这一举措体现了价值医疗的先进理念,有助于实现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的理想效果。

  据了解,该院目前常设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8个多学科协作组,通过MDT模式把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以及康复阶段的护理团队、心理团队、营养团队组合为一体,患者可以同时得到多学科专家的专业诊断,诊疗效率、效果和效益同步提升。今年来, MDT模式已惠及患者300多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MDT会诊中影像科医生成为十分关键的“侦察兵”,他们逐渐从幕后站到临床一线。为此,江大附院在全市率先开出影像科门诊,让影像科医生面对面和患者直接沟通,帮助患者排除“众说纷纭”的纠结困扰,找到明确的治疗方向。

  多学科诊疗方兴未艾。该院在内涵、质量和服务提升上下功夫,比如创新服务模式,聚焦“互联网+医疗”领域,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多学科远程会诊协作机制,患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高效体验国内一流MDT团队的会诊服务。这样的高级别远程会诊目前已令50多位患者获益。接下来,医院还将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成立病理远程会诊中心,力求把好诊治“头道关”,让精准医疗获得更坚实的技术保障。

  (杨明洁、陈慧敏、杨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