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发布厅

滨湖创建首批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

在美丽湖湾,可以做一个快乐的老人

  在滨湖,在美丽湖湾区,一个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和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覆盖全区城乡老年群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了便捷、优质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自2017年入围“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试点区”以来,滨湖区按照需求牵引、项目示范,资源统筹、融合共享,创新引领、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顶层设计”“设施建设”“机制改革”“智慧养老”“资源融合”“精神关爱”“人才锻造”等养老服务七大工程,初步建立了“五主”联动、“五化”融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工作机制。

  12月27日,江苏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终期评估验收汇报会在锡召开,滨湖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工作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和考评。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陆敏说,滨湖区在构建特色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上“可圈可点的地方有很多。”

  “数读”滨湖养老

  滨湖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全区户籍总人口36.71万,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0.5万,老龄化率达28.6%。

  目前,滨湖区已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8家,日托床位800余张;建成养老机构13家,全托床位4200余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85%,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超过45张,养老机构医保定点床位占全市50%以上,多项主要指标均领跑全市。

  滨湖区通过完善规划、制定政策、落实保障,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许峰亲自动员部署,明确“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紧紧围绕创建要求查缺补差”的工作要求;区长陈锡伦参与终期自评,提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达标通过”的攻坚动员;区委、区政府将创建重点工作纳入区级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事项和惠民实事工程项目;区人大、区政协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列为重点议案进行督办,主要领导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政策扶持给力。先后出台了《创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业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滨湖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示范创建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支持。

  三是财政支撑得力。2017年—2019年,滨湖区用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费总额超过6000万元,较好地支持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是设施保障助力。滨湖区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总面积超40000平方米,平均每百户配套社区养老服务用房超过29平方米,新老住宅区配套社区养老服务用房达标率为100%。

  坚持行业主管,平台网络化

  滨湖区扎实推进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一是创立区级居家援助服务中心。2009年起,滨湖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慈善专项扶持、专业团队运作”的方式,推进“安康通”虚拟养老院建设,十年来,已累计为1.5万多户特定老年家庭安装紧急呼叫设备,提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居家援助服务。

  二是设立街道(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12年起,滨湖区推进街道(镇)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重点为老年人提供日托、餐饮、康复、文娱等“进站”服务,为行动不便和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照料、家政、送餐等“上门”服务。自今年河埒街道、雪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相继建成使用,全区已有街道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家、区域性老年人助餐中心(中央厨房)7家。

  三是建立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05年,滨湖区在蠡湖街道率先创办了全市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到目前已实现街道(镇)日间照料中心、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道中央厨房、城乡社区助餐点建成覆盖率四个100%,日均服务老年人达10000余人次。对照江苏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其中6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省“标准化”3A标准,12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省“示范性”4A标准。

  坚持社会主体,运营市场化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滨湖区积极鼓励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一是推广连锁运营。2018年专题召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推介会,出台连锁品牌养老服务机构(企业)补贴政策。目前,共有20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分别运营78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率达100%,培育了“朗高”“安康通”“九色公益”等多个专业品牌连锁机构。

  二是推进购买服务。仅2019年,滨湖区就投入350余万元为20类老年对象(14000余人)购买了每月2、8、16个工时不等的居家援助服务;投入140万元为201户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投入近200万元对20000余名老年人开展自理能力评估,占全区老年人口总数的20%;投入近600万元为90000余名老人购买“安康关爱”人身意外伤害险,占比达全区老人总数的90%。

  三是推行公益创投。滨湖区不断加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公益创投的倾斜力度,三年来实施了43个服务特定老年群体的公益创投项目,通过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各类为老活动,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坚持企业主唱,形式多样化

  滨湖区积极鼓励社会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初步实现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

  一是“一站式”无缝对接。对照国标省标大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升改造并出台了区级专项补贴措施,对受到空间或资源限制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一中心多站点建设,同时,探索小型嵌入式养老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并轨机制,蠡园、荣巷、马山街道引入“慧享福”“颐康”“长寿星”等品牌机构运作居家养老服务,全区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现雏形。

  二是“延伸式”专业辐射。鼓励福利中心及嵌入式养老机构等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把机构助餐、助浴的专业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向基层社区延伸,向老人家庭延伸。同时区卫健等部门下发《滨湖区关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先做好失独家庭老人、“三无”对象等特殊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月上门开展健康监测、精神慰藉等服务,实现了机构养老专业化和居家养老亲情化的有机结合。

  三是“志愿式”关爱服务。组织社区、爱心志愿者与分散供养三无老人、重点空巢独居老人签订“4+1”关爱协议,并购买安康通、中国移动等品牌智能安全守护服务,包含红外线人体感应、液化气泄露及烟雾报警,24小时紧急呼叫服务等,委托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每周上门探视,提供全方位的关爱照料。大力培育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目前全区互助养老志愿者人数已达5900余名,并培育出金邻居社工事务所、爱分享公益互助中心、九色公益服务中心等一批本土社会组织,打造了一批为老志愿服务品牌,在助老、帮扶、关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需求主引,供给精准化

  滨湖区高度关注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养老服务范围增大、服务增效和主体多元。

  一是服务项目清单化。结合老年人群特点,梳理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制定了《滨湖区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试行)》,明确了15类基本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享受对象和补助标准等。针对清单项目展开了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出台了《滨湖区居家养老援助服务规范(试行)》等地方性行业标准。

  二是服务对象精准化。与区人社、公安等部门对接,进一步完善了老年人动态数据管理库,最大限度确保服务对象的精准性,保障各类福利资金全面、及时、准确发放到位。

  三是医养融合一体化。出台了《2018年无锡市滨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与健康咨询指导,为特殊和困难老年群体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多部门联合下发了《滨湖区关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先做好特殊和困难老年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服务率达到100%,方便社区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医疗服务,实现医、养、康、护全过程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