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新
看电视上的查干湖冬捕,思绪一下子就飞回到了往昔。
以前,老家四周水塘密布,里面生长着许多野鱼小虾。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一些大的水面开始得到有效利用,人们在塘里搞起了正规水产养殖。每年春天买来几桶鱼苗投放其中,经过一年的放养,到了离过年不远的那段日子,就开始清塘逮鱼了。
塘里蓄水的多少,决定着清塘有两种方式。如果当年雨水丰沛,到清塘时塘水较深,就只得花钱请渔业队的人来帮忙捕捞。他们有不透水的黑色连体橡胶衣裤,穿着下到水中,沿着岸边拖着一张大围网,从塘的一边“围”向另一边。为了防止鱼儿跳出围网而逃走,还须有两个高个子下到塘中间去,高举着围网一路跟着走。当围网“扫荡”过整个水面,渐渐向一处聚拢时,被困在网中的草鲢、青混、红鲤、鲫鱼们,方才意识到情况不妙,蹦着跳着想要逃命。几个刚丢下围网的捕捞人员赶忙抄起大抄网,将它们一网一网地抄到放在一旁岸边的大竹筐中。
生产队长就地安排过秤,按鱼的个头大小搭配起来进行分配。每一份称好的鱼堆里都有一条特别显眼的大家伙,那是专门留给各家年夜饭做“元宝鱼”用的。等到分配完毕,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就手拎沉甸甸的装鱼篮子,一路高高兴兴地回家忙年去了。
还有一种清塘方式不用花钱,是由社员们自己动手下到塘里去逮鱼。那是针对当年雨水少,冬季塘里蓄水相对较浅时,大家就先架起水车来车水,通过排水沟把塘里的水往外排。当塘水被排到齐膝深时,大小鱼儿纷纷现身。这时,队长一声令下,所有的男社员手持家伙一起跃入水塘,有的用鸡笼“罩”,有的用箩筐“兜”,有的干脆用手抓。经过一番折腾,塘底的污泥直往上翻,鱼儿被塘泥呛得晕头转向,就不明就里接二连三地做了“俘虏”,一条接一条地被抛上岸来。
挤在岸上看热闹的女人和孩子,高兴得又嚷又叫,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在塘里抓鱼的小伙子,尽把手中的鱼儿瞄准岸上的小媳妇和大姑娘的身上扔,把她们的漂亮衣裳“染”得斑驳不堪,招来了一阵阵咒骂。被骂的小伙子们不但不生气,反倒愈加兴奋起来,一条又一条“鱼弹”再次向姑娘媳妇们袭来。
耐不住性子的娃儿们也一个个地下到塘里帮起忙来,鱼没见抓到,自己却很快就变身成了“泥猴子”。
除夕到来那天,家家灶头上飘出一阵阵浓浓的鱼香,过年的饭桌中央都摆放着一条两头翘的大“元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