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生态宜人,建造美丽城乡新家园

——2019高质量发展“无锡脚步”回眸之六

  一片蓝天、一泓碧水、一座绿城……回眸2019年,绿水青山入画来,一幅诗意江南的美丽画卷在无锡徐徐展开: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比翼齐飞,奏响“经济强”和“环境美”和谐共振的铿锵乐章。

  好山好水好风光,生态环境高质量,是百姓对宜居城市的美好愿景,更是无锡领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明亮底色。这一年来,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天蓝水清”的人居环境成了新常态。守护绿水青山,有多少艰辛就有多少坚持,锡城干群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只争朝夕,一步一个脚印,在锡城大地建造美丽城乡新家园。

  年度热词一 治水攻坚战

  【场景】 冬日暖阳下,梁溪区二泉社区55岁的过文茜带着小孙子到九曲基河亲水步道散步。看着生态绿植护岸,河水清澈见底、小鱼游弋其中。九曲基河曾经是我市41条黑臭水体之一,屡次清淤和调水引流治理都不见成效。2018年10月,梁溪区水利部门拿出“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对其实施彻底的“外科手术”:截污水、修驳岸、整环境、流活水、建生态、净水质,九曲基河焕然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0月和11月,九曲基断面水质均达Ⅱ类标准。

  【观察】 水是江南水乡无锡的灵魂,更是命脉。无锡人治水的努力从未间断、脚步从未停歇,走出了一条全面落实河长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治水新路。

  2019年无锡治水“成绩单”格外亮眼。我市在治水攻坚战中啃下一根根“硬骨头”,用实际行动交出“高分答卷”:太湖连续12年实现安全度夏;梁溪河、望虞河等43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为81.4%,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省级考核目标;161条河道中有86条优于Ⅲ类水质;诸家桥浜、小渲河、湖东浜等市区41条黑臭水体全部“摘帽”,提前一年完成整治任务。

  对大到关乎生态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太湖治理,小至每一条支浜的河长管理、每一家污水处理厂的达标运行,我市都逐一给出了行动路线图。“黑臭水体‘歼灭战’将升级为巩固河道水质的‘阵地战’。”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污水管网建设,提升地区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标准,加快推进实施水污染防治年度重点工程项目,系统推进控源截污、生态清淤、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工程,不仅要太湖碧波美景再现,还要群众身边的河水长清,让锡城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年度热词二 长江大保护

  【场景】 在江阴利港窑港口生态湿地,长江水滚滚东流,千亩芦苇随风摇曳,还有成群的鸟儿展翅掠过……这里是江阴34.8公里长江岸线中唯一的10公里天然滩涂,也是无锡、常州、江阴三地的水源地之一。“昔日生产岸线已变身滨江公园。”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士说,黄田港公园、韭菜港公园等多个生态绿地逐个落子沿江岸线。生态进,污染退,长江江阴段再现岸绿景美的沿江美丽生态带。

  【观察】 绿色就是长江的底色,生态就是长江的屏障。如何唱好新时代的“长江之歌”,走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一场“绿色保卫战”正如火如荼地在长江江阴段展开,我市在“进退”之间提高沿江产业发展的“绿色含金量”,高质量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无锡样本”。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直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江阴北部地区拥有13条入江水道,南部地区直接影响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重要的生态节点。“还一江浩荡清水东流”,素有“江尾海头”之称的长江江阴段水质改善,成为全无锡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2019年,我市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全面实施长江保护20项重点示范工程,打造高端进、低端退,治理进、污染退,生态进、生产退“三进三退护长江”模式。45个长江干流岸线项目清理整治项目按时序推进,长江干流上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锡澄运河、白屈港和利港河3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

  年度热词三 蓝天高颜值

  【场景】 蓝天白云下,一家人在金匮公园赏樱花、在蠡湖边的绿地上野餐、在大剧院旁放风筝……近日,滨湖区白领李娜一边翻看自己2019年的手机相册,一边感慨:“无锡的蓝天白云一年比一年美,天空颜值高,我俚心情自然也随之更加舒畅。”

  【观察】 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重度污染天数为0,同比减少6天。

  蓝天白云常驻,是无锡生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我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类环保督查整改,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发布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排定8大类100项重点任务,完成1423项大气治理重点工程项目,积极参与实施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编。

  绿色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天空颜值。截至上月底,全市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万多家、关停化工企业563家、压减钢铁产能290万吨,均为全省最多。“未来,‘治气’将更多运用科技。”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士透露,我市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遥感遥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天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全市83个乡镇(街道)大气自动站点全覆盖。(马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