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星光 庆赟 怡荻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道出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也让广大干群倍添接续奋斗、奋发有力的干劲和动力。
回望过去一年,无锡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斐然,但全会报告清醒指出,污染防治攻坚战仍是我市最艰巨的攻坚战,生态环境指标仍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最难全面达标的指标;梳理既往历程,无锡加快推进了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项目,今年仍将坚定不移务实惠民生,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反思不足、补足短板,我市民生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出谋划策,聚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呵护生态环境,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建设生态幸福之城,一直是无锡人内心的向往。聚焦全会报告中的一个个“绿色”字眼,大家满怀期待。
“2020年,无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圆满收官。”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任栋表示,今年将在提升城市“气质”上加大力度,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加强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扬尘污染防治,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目前,市区两级环保部门正在摸排VOCs产生大户,今年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治理和排放管控。
过去一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强化依法行政,让不少心存侥幸的企业看到了我市面对环境违法绝不让步、捍卫碧水蓝天的坚强决心。全会提出,今年要深入推进“绿刃”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曝光力度。“我们将持续开展环境信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任栋表示,环境治理能力也要现代化,今年将进一步用好走航车、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为监察执法插上“智慧”的翅膀。
“要用制度促进环境改善,严管生态领域,制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会报告中的这些表述让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泉深有感触。“无锡产业密度、人口密度高,用水量较大,同时,无锡区域面积小、环境容量小,水体流动性差,这就给治水带来了较大难度。”他表示,除了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更高水平排放,还要管住源头,减少产出,“每增加1吨用水,就要增加0.7吨的污水排放,今年我市将对企业用水大户规定用水指标,对用水总量、强度实现‘双控制’,超计划用水将受到问责。”
精心呵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无锡“颜值”更高、“气质”更佳。“治水攻坚战成效明显,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优Ⅲ水体比例在全省还是靠后,未来治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张海泉说,2020年,市水利局将继续统筹推进太湖治理、长江大保护、河道综合整治,坚持岸上水下、左岸右岸、上游下游、干流支流系统治理,重点抓好控源截污和水系沟通两大工程,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确保河湖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修复,太湖无锡水域连续十三年安全度夏。
稳就业强保障,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就业是民生之本。全会报告传递喜讯:去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42万人,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三五”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14年的1.91%降至2019年的1.75%,始终保持全省最低,就业满意度全省第一。市人社局局长吴春林说,今年,人社部门将继续把稳就业作为第一工作、第一责任,打好就业政策“组合拳”。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提供就业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持续清零,全年计划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
社会保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这是民生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吴春林介绍,今年市人社系统将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在目前98.5%参保率的基础上提升应保尽保水平,同时推进工伤保险“同舟计划”,让建筑业以及一些特殊行业领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将更多的人纳入保障范围。此外,我市正在探索打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渠道,以大幅度提升养老水平。
多年以来,我市既关注广大群众的生活改善、拉高“平均线”,又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抬高“地平线”,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全会提出,我市将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的精准性。“今年无锡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将实现大市和城乡统一,”市民政局局长葛恒显表示,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同时,建立完善低收入对象认定办法,将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两倍以内的低收入群体纳入救助范围,推动政策性救助向相对贫困群体延伸,预计全市将覆盖2万人以上。
今年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出台我市“单人保”“低保缓退渐退”等相关政策,将月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两倍以内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推动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葛恒显说,市民政部门还将进一步健全“救急难”机制,简化工作流程,对遭遇急难的困难群众先行纳入临时救助,探索建立社会救助特殊情况“一事一议”制度,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温度。
补短板强弱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
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提速,财力保障不断加码,全会报告中的一项项务实举措令人期待:补短板、强弱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将带给广大市民更多的获得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会议现场,不少与会代表在全会报告“继续深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一行字上画下重点记号。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继续健全完善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持续提高优质幼儿园比例。此外,还将加快高中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和建设,力争今年立项一所市属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推进两所普通高中改扩建。今年,高等教育发展同样“看点”十足。除了加快建设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和宜兴研究生院外,还将支持无锡太湖学院建设硕士点,启动实施滨江学院三期工程立项,推动滨江学院转设为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为市民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大学”。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健康,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我市今年将对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及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肿瘤标志物免费检测及初筛。”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谢寿坤介绍,随着“健康无锡”建设的深入推进,无锡将在重大慢病防控上推出更多为民办实事项目,特别是通过肿瘤早期筛查,可实现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针对“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我市今年将继续加大分级诊疗推进力度,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配套政策,促进医联体可持续发展。在市民关注的重大项目建设上,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院区计划今年上半年启动搬迁,同时加快推动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大力实施“三名”战略,不断提高“健康无锡”建设水平,提升全市人民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