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观察
过去一年,全市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无锡人的民生幸福更有质感。面向新的一年,政府将把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不变初心化作坚实行动。市委书记黄钦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式讲话中强调,2020年,无锡要在提升民生工作新水平上领先领跑,推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优质均衡发展,让工作、学习、生活在无锡的每一个人拥有更加充实、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番铿锵有力的讲话,字字句句都在为美好生活注入新的动能,也让人们看到了更美好的生活图景。
“三名”新政,让百姓治病有良医
就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前不久,无锡卫生健康界翘首企盼的一项政策——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三名”战略终于落地。1个主文件、5个配套文件,这一“史上最强”卫健新政会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对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什么作用,新一年如何强力推进实施……昨天,在会议首日的分组讨论中,“三名”战略引起大家关注,来自医卫、医保界的委员更是畅谈建言。
■ “三名”建设中培育名医是根本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三名’建设的根本。”采访中,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委副调研员胡建伟表示,“三名”战略实施中,名院、名科、名医三者“缺一不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但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对名医的引育,“治病救人需要名医,没有名医,哪来名科?哪来名院?”
6年要投40个亿,重金引育“三名”。胡建伟对此深感振奋:“对人才要给足待遇,让名医获得体面的收入。”但是,待遇不是唯一的因素。他说,除了资金保障外,还要为名医来锡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让他们在无锡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学术追求。比如搭建人才成长的载体,多途径、多形式组织高层次人才赴世界顶尖医学机构研修学习,还要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收入分配要向高精尖人才倾斜,鼓励各类人才通过技术入股、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参与技术和成果转移转化并获得收益分配,“只有软硬件都具备,才能引来更多好医生,让人才安心留下来。”
■ 扩大医疗“朋友圈”提升实力
“三名”战略的落地,让无锡卫生人鼓足了干劲。“新一轮持续滚动发展的机遇已经来临,大家都准备好要大干一场!”市政协委员、江大附院党委书记周小金说,黄钦书记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接下来我们也要按照“三名”战略这张全市卫生健康领域的规划蓝图,咬定目标,聚力发展。
“两台电脑、一组摄像头、一条光纤,就能将无锡患者和上海大医院的专家相互联通。”周小金说,依托5G、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无锡的医院、专学科会把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无锡,让无锡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医疗服务。他说,无锡要主动承接上海、南京等优质医疗资源的溢出效应,扩大专学科“朋友圈”,像江大附院已与上海不少名院建立肺结节、肝胆外科、乳腺科、整形外科等专科联盟,接下来还将与美国顶尖的病理中心建立远程会诊机制,一方面满足百姓就近看病的需求,同时在引进国内外一流技术和团队的过程中,“近水楼台”,学习先进,提升自己。
■ 医用耗材还要挤价格“水分”
治病有良医,看病负担轻,这是百姓就医的两大心愿。市政协委员、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钟益鸣介绍,“4+7”试点扩围落户无锡后,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名单也出来了,两批降价药品共有58个品种,确实降低了百姓吃药费用。“但相比无锡人每年3000多种常用药,比重仅占1%多,杯水车薪。”他建议要将药品带量采购工作“下沉”到省级、市级层面,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让更多的药品纳入带量采购集中价格谈判,扩大受益覆盖面,让病人用上安全、放心和价格合理的药品。
他还带来了一个利好消息:从今年起,公立医院的医用耗材全部实现“零差率”销售了,也就是说,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这些高值医用耗材,医院进价多少,卖给患者也是多少。“但仍需看到,这些医用耗材的价格还是虚高。”他呼吁要把这些高值医用耗材也更多地纳入带量采购集中价格谈判,挤出价格“水分”,进一步减轻百姓看病负担。
热话题
无锡要有自己的“爆款文创”
市民反映:
彭女士说,出门旅行时发现不少城市的文创产品都很吸引人。这些文创都是当地博物馆、美术馆围绕自己馆藏进行IP开发的,尤其是故宫这几年出了很多“网红爆款”。期待无锡的旅游纪念品能突破“老三样”,地域特色鲜明又可爱有趣。
委员回应:
市政协委员邢娟说,文创产品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它链接了文化和百姓生活。当下,地方性文创项目开发还存在“堵”点:首先,是对历史文化“家底”和市民需求梳理不够清晰;其次,根据《博物馆条例》,很多博物馆无法进行文创产品销售,相关配套政策一直未跟上。她建议,如果将文创定位于文化商品,那么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让市场化的策划、营销、推广团队进入该领域,进行专业开发。同时,不要放弃对惠山泥人、宜兴紫砂等“老文创”的深度创新,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市政协委员陈卫宏说,这几年无锡景区、文化场馆设计的文创产品并不少,可惜知晓度、品牌度还不够。“实用性是最重要的,必须与市民的生活场景相关才有生命力。”他分析,在研创的同时,也要引导培育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才能带动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企业进入文创产品领域,设计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创产品。
健身场地多,大型体育场馆缺
市民反映:
陆先生是个运动爱好者,这些年跑遍了无锡大大小小的运动场,他有一个鲜明的感受:无锡现在健身的场地越来越多,但是一说到大的体育场,那还是“新体”和“老体”。但这两个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其功能和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参赛、观赛需求。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观众席数量在4万人以内的属于中型体育场,4万到6万人的才能成为大型体育场。挺想无锡有一座可容纳4万人以上的大型体育场馆。
委员回应:
市政协委员、市体育局局长黄浩然介绍,从全市来看,中大型体育场馆的布局确实还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现象。比如,城市的东部、东南部就缺少大型的体育场馆。但大型体育场的新建需要城市总规划中预留相应的土地,目前暂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面对群众的呼声,我们采取的是对无锡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原址翻新的办法,将现有场馆翻新成为可容纳4万人规模的全新综合性现代化体育场。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旦论证通过,我们将迅速建议政府对项目进行立项,并推进建设。
孩子入公办幼儿园难
市民反映:
家住太湖花园的新市民王先生在孩子入园时发现,无法报名进入太湖花园二区的公办幼儿园,只能上小区里另一所民办幼儿园。他算了一笔账,孩子入园一学期,延时班、伙食费和保育费等费用要缴纳近8000元,是个不小的负担。“价格实惠、质量又好的公办幼儿园能不能多办一些,让孩子入园不那么贵不那么难?”
委员回应:
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洵如介绍,我市正从多个方面入手持续补强学前教育资源。我市每年都新建一批幼儿园,去年全市新增了34所。其中我市新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公办为主。我市还把公办幼儿园的占比列入各区政府履责以及年度考核目标的内容,各区每新开办一所公办幼儿园,市级财政给予奖励100万元。
同时,我市着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市根据《无锡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正在按一园一案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结对共建工程也已经全面启动,设立了公民办幼儿园结对共建专项经费,由省优质公办幼儿园带动提升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她表示:“我们将持续扩大公办资源,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的占比。”
同期声
减轻“两病”患者吃药负担
市政协委员余小鹰说,她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患慢性病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门诊吃药负担较重,“我市有200多万名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其中约有50多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这两种慢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经济负担比较重。”她建议提高居民医保中“两病”患者的门诊保障待遇,减轻他们的吃药负担。
市医保局人士说,2019年底我市出台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政策。根据政策,从今年起,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普通门诊待遇用完后,对“两病”患者发生的合规药品费用,不设起付线,在定点的基层机构就医的,基金支付比例为60%;经定点的基层机构转诊至其他医院的,基金支付比例为50%,年度内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800元,同时患有“两病”的,则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00元。同时,完善“两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制度,探索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期处方服务,保障患者用药需求。
学生减负,社会各方要各司其职
2018年以来,无锡出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完成了1158家学科类培训机构集中整治和分类处置。但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负担还是挺重的,往往是校内的负担减了,校外培训带来的负担没减。
市政协委员华斌认为:“少数校外培训机构出于逐利目的,在宣传中制造焦虑情绪,部分家长攀比从众,加重了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市政协委员李崎补充道:“学校落实减负政策,有些老师就少布置或不布置作业,却要求家长这样那样配合,也给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负担。”
学生减负总也减不下来,怎么破?李崎认为各司其职很重要,“我期待国内的升学评价体系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学校作为教学育人的主阵地,要注重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不能将本应承担的教育职责转给家长,给校外培训不规范发展提供空间。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家长也要摆正心态,客观认识自己的孩子,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品德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
微互动
每到两会,民生议题都是政协委员关注的一个重点。线上,众多网友也热情关注着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愿景。
@陈子强:无锡老年大学每学期开设的课程名额都很抢手,家里的老人想多学些东西但经常报不上名。希望有条件的社区能够开辟老年学堂,让老年群体有继续学习和交友的空间。
@郑杰有话说:这两年身边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青年人自主创业意愿强,希望无锡对青年人创业就业能够提供更多平台渠道与政策激励,给更多有志青年机会与机遇。
@万英辉:近年来本地文旅“乐园”逐渐增多,期待无锡的文旅场所能够与更多经典、知名的IP联手,打造独特新颖又具话题性的文化品牌,活跃城市文化。
@点点:近日,无锡发布确定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我希望无锡可以早日实现全市范围内禁放。
@王辉:期待无锡对全市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出台一套有参考性的管理办法,建立物业黑名单制度,将部分不作为、乱收费的物业管理公司永久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