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和《无锡市教育督导条例》,2019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对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等4所四星级高中以及1所民办高中进行了综合督导。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规范全市普通高中办学行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快优质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品质,现将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普通高中综合督导意见摘要刊发(综合督导意见全文请见无锡教育网“教育督导”栏目)。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督导意见】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坚持“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办适合的教育。自上一轮综合督导以来,学校狠抓内部管理,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积极构建感恩教育课程活动载体,努力打造“精进”课堂,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步入了发展的良好轨道。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根据学情,全力营造以感恩为主体的教育文化:营造校园环境,突显感恩主题;研发校本课程,阐释感恩内涵;丰富活动形式,体验感恩历程。利用各种节假日,广泛开展以“识恩、知恩、谢恩、报恩和施恩”为主线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坚持以“精进”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打造“精进课堂”,追求“日求一进”,采取“小切口、低坡度、段段清”的教学策略,循环渐进,螺旋上升,教学常规走向深度构建,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各学科组积极以“问题导研”来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致力于“互助型学习小组”的构建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理论学习、师德教育和典型示范等活动,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分层推进教师发展,通过专家引领、名师讲坛、技能大赛、公开教学活动等,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近三年新增3项省“十三五”规划课题,2项市级课题,有近百人次青年教师在省、市级骨干评选、各类专业技能、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奖项,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人数逐年增加。
【建议】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发展意识和规划意识。六高中“精诚勤朴”的校训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要深入思考,挖掘其内涵并赋予时代新意,如“精进”的课堂文化、“精准”的课程文化、“精诚”的教师发展文化和“精心”的学生教育文化等,都应和校训有着逻辑关系。要充分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制订教师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教师发展的阶段目标、发展思路和达成途径,以多种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研究意识,产生教育科研冲动,探索并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路径,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督导意见】自上一轮综合督导以来,学校办学条件提档升级,常规管理规范有序,德育品牌不断彰显,课程体系多元完整,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民族教育成效显著。
近年来,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目前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区分清晰,总体布局更趋合理,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近三年共开设校本课程70门,涵盖人文素养、科学体验、素质拓展三大类。学校申报的“融和共生”政史地课程基地于2018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正式立项,并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把“少教多学,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深化课改的方向,让有差异的学生接受针对性强的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以主题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7年5月,成功举办江苏省十八岁成人仪式示范观摩活动,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在“三美教育”(思想美、仪表美、语言美)提出35周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参与传承母校荣光。“青山学子‘臻美’融合创享行动”于2019年正式入选“第三批无锡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坚持全局性站位、全方位育人、全过程管理、全身心服务的理念,着力打造民族教育品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扩大混合编班试点,实行新疆班教师轮岗交流,健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和学费减免制度等,激励和助力新疆学生全面发展。
【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吸收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办学思想精华,梳理学校发展的各个核心要素,形成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引领好学校的未来发展。进一步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完善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加大名特优教师内培外引力度,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学校的教育品牌和特色,把新时代“三美”教育纳入到学校美育范畴中加以统筹规划和科学实施,构建新时代“三美”教育完整体系,借助“融和共生”的课程基地建设和民族文化建设,进一步加深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的相互认同,相互了解,相互融合。
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
【督导意见】自2015年晋升省四星级高中以来,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秉持“诚勤”校训,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务实开展课程改革,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富有成效,生命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独具特色,办学声誉日益提升。
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涵盖学校管理多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积极探索内部督导制度,专设学校督导室,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控。针对学校现有师资结构,创新培训机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近三年来有13人次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有6人次获国家级奖项。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大力倡导并营造“合作探究、有效生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了以合作探究方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前期综合督导课堂教学评价中,优良率达98.2%,教学效益明显提升。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立“堰老师”班主任工作室,从常态培训、青蓝工程、德育研讨、基本功竞赛、德育科研等方面对班主任进行培训。以江苏省生命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完善了以“基础文明、身心和谐、人文科学”为主题的生命教育三大核心课程体系。依托“快乐成长屋”“青春飞扬创意馆”等六大主题场馆,将多彩的课程、精彩的活动、真实的体验加以融合,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学生品格素养得到新的提升。学校曾获“全国生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生命教育”课程基地。
【建议】积极争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办学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制定和完善教师发展规划,研制校本化教师发展标准,走出一条既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又适合校情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加大名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在培养专家型教师方面下功夫,构筑人才高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生命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高屋建瓴地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寻找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中学校内涵发展、师资队伍专业提升、人才全面培养体系构建、发展性评价科学实施、特色课程优质化建设等方面的突破口,把学校真正办成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中。
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督导意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自2015年晋升省四星级高中以来,坚持“开发生命意义,提升生命质量”的办学理念,优化内部管理,增强队伍活力,关注价值引领,发展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积极探索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干部靠前指挥的扁平化管理,工作务实、高效、有序。优化设计德育框架,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各项制度的制定都有学生参与,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倾力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力课堂”(学习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师生长能力)教学新样态,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生命成长的体验。以集体教学研究为重点,抓好过程管理和考核,提高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攀升。确立了“以特色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的内涵发展新路径。以“生命化德育”和“生命化课堂”为抓手,努力实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让学校成为生命和谐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发展愿景。围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青春期教育、个性发展、团队精神培养等,逐步形成了系列生命化德育课程。“生命化教学课堂”使教学实现了从“传授”向“体验”转变,从“规训”走向自主实践,生命化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肯定。
【建议】进一步厘清办学理念的内涵,提炼育人目标的外在表现和本质特征,通过持续的努力,最终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变成学生的素质提升,形成学校的办学文化传承。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强化教师的发展意识和科研意识,完善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进一步构建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的适合的课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以生命化教育为主题,努力申报省级课程基地或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明确创建省级课程基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化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办学品质。
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
【督导意见】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发挥民办教育机制优势,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努力办适合的教育,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好的发展”。近年来,校园面貌得到改善,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发展步入上升通道。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三年(2018年-2021年)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学校形象等五大“提升行动”,近几年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加强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校董事会和理事会制度,健全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机制,把“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化到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职业规范中,2019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根据生源结构特点,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实施“扬长教育、优势成长”的教育策略,注重“面向全体、分类推进”“量身定制、精准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构建“情感教育·自主成长”的德育模式,发现和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和品格,让学生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构建符合学生实际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20多门校本课程,组建了18个学生社团,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潜能得到激发。在办好传统文化班的基础上,又开设了艺体传媒班,并尝试举办“普职融通”班,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近三年来,学生百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尤其是“三门球”项目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建议】要从争创优质民办高中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大投入,寻找更广的发展空间,以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民办学校自主办学的优势,创造条件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投入,通过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机制,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特色项目和人文景观,进一步梳理拓展,构建以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进而营造具有校本特色的“运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