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玲 摄影 宗晓东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身处在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时代,媒体创新变革日新月异,要想在这些发展变化中掌握主动权,你就得砥砺奋进,不断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说话的主角是周锡生,他是新华社首届“十佳国际编辑”、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全国创新领军人物之一,全国宣传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我国网络新媒体的开拓者之一。
从学习外语到进入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驻外记者到网络记者,从创办新华网到肩负起创办中国搜索的重任,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总裁兼总编辑周锡生不断进行着从无到有、从0到1的创新实践。而今,他又重新出发,将职业积累转化为可传承的学术理论研究与教书育人,转入对他而言全新的事业领域。
身经百战的新闻人
“其实我在进入新闻单位之前,并没有学过新闻学,结果却阴差阳错地和新闻媒体结下了一辈子不解之缘。”周锡生上学那时正是20世纪70年代,当初考大学最希望的是学医,但当时条件不具备,最终被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录取,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因为‘文革’,之前没怎么学英语,而入学时周围很多同学的英语已经相当好,所以感觉压力特别大。怎么办?大学三年,第一年奋力追赶,第二年超越一般,第三年实现领先。”从入学时的英语几乎“零基础”到名列前茅,周锡生一路逆袭,年年被评为上外“三好学生”,是上外英语系10个班级学生中的第一名中共党员。由于综合能力优异,临近毕业时多个单位到上外要求招录,最后他被选为国家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前往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系留学。从英语改学希腊语,周锡生再次“零基础”启航。
归国后,他进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工作,被分配到国际部欧美组。欧美组是当时新华社国际报道的“C位”,分管很多国家的新闻报道内容,对业务能力要求特别高,但周锡生却没有丝毫实战经验。如何破局?周锡生的答案是虚心请教,多问多做。所幸他遇到了好老师,从点滴学起,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经常下班后补充理论知识,甚至通宵达旦编写稿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锡生很快就成了老记者们喜欢的骨干编辑。
“新闻主要是告诉人家最新发生的重要事情,找到舆论引导的重点和受众的关注点,然后用最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周锡生说,对社会的关注与关切进行解答和解读,是他从入行开始就坚持的“心法”。很快周锡生被派到一线,在世界新闻的主战场,进行各种艰苦锻炼。从中国到欧洲,从美国到联合国,周锡生长期从事国际报道、对外报道、内参报道,曾任新华社常驻联合国、美国国会、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和华尔街记者,曾多次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报道的主要随团记者,并对包括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奥巴马在内的美国多位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国际政要进行过采访。周锡生作为中国媒体记者的代表,还曾与俄罗斯等国记者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对习近平主席进行了采访,成为他有生以来最为难忘的采访经历。
多年的积累,令他对中国外交、联合国、全球治理、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新媒体、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仅去年以来就撰写并发表了400多篇述评文章,深入浅出,直击核心问题。
“新闻人虽苦,但乐在其中。”周锡生说,新闻从业者不能光靠机灵,必须肯吃苦,肯学习,善沟通,方能有收获。媒体生涯几十年,他曾在加勒比海的圣罗西亚采访时差点遭遇车祸,在雅典海滨冒着随时可能被枪手刺杀的危险冲入人群采访阿拉法特,进入到戒备森严的白宫草坪上采访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连续3天几乎没有睡觉的情况下跟踪报道朱镕基总理访美,为采访美国总统竞选初胜者而在零下摄氏30度的冰雪严寒中苦苦等待数个小时……“这点点滴滴都拓宽了我生命的厚度。”周锡生说。
媒体融合的开拓者
20世纪90年代周锡生初到美国时,电脑的使用还未普及,美国也只有少数大学图书馆里有电脑,互联网的商业化使用很少。但在之后很短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脑和互联网,随后全球网络媒体兴起,中国网站也逐渐增多。“经历了互联网快速发展,震撼于迭代的快速,也深刻了解它对媒体行业意味着什么。” 回国后,周锡生不久就从国际部调到新华社网络办,负责网络媒体工作,从此一干就是将近11年。在新华网时,他曾经说过“激情长在,创新永恒”。网络时代,创造爆款的奇迹只属于那些坚守信念、默默耕耘的人。
从新华通讯社网站改为新华网后,周锡生带领团队,对网站连续进行改版重构。在国家、新华社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华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连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网络媒体的权威品牌。从悉尼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从创办APEC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网站到创办中国政府网、中国文明网,从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直播中美元首共同会见记者,到率先报道伊拉克战争爆发,从邀请嘉宾在新华网做客访谈到在上海现场直播奥巴马访华演讲,新华网不断发展壮大,周锡生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网络无改稿,社会责任大”这是他对所有员工一再的叮嘱,也因此保持了他在任期间新华网没有发生重大政治差错的平安记录。他告诉记者,网络是内涵无限丰富的新生事物,无论是理念观念还是运营模式,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市场,都需要不断深入思考和坚持创新发展,而扎扎实实是最重要的。
答疑传承的教育人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2018年12月28日,经过组织批准,周锡生来到东大,接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广军校长沉甸甸的聘书——东南大学首批人文社科院士级“资深教授”,与他同时获聘的还有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三人。
周锡生说,到东大是他的决定,当时还有多所高校恳切希望聘请他,但他还是选择了东大,“首先是东大书记校长非常好,其次江苏是我老家,回老家发挥些‘余热’是应该的,另外一层考量就是希望为以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著称的东大创办一个新媒体研究院和东大战略智库。”他告诉记者,媒体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高校是直接接触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当下,从事媒体融合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何培养网络媒体人才特别是既有理论又有实战能力的高端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周锡生说,互联网、新媒体、融媒体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个复合既是业务上的复合,如懂技术,懂新闻,懂管理,懂经营,又是人品、理念和精神的复合。人才需要锤炼,未来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新媒体发展空间无限,没有高素质人才是做不起来的,更无法直面更激烈的竞争。
关于人才,他在新华网时就一直强调四句话:永远追求人才,不断发现人才,坚决重用人才,绝不亏待人才。新华网在一开始的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但当时他首先直面并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不仅是媒体发展,社会事业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撑,“目前无锡高校还不够,东大在无锡有校区,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我也正在为此而努力。”周锡生说。
满载情怀的无锡人
说到家乡无锡,周锡生饱含深情。他告诉记者,他虽然是在临近的常州最东面长大的,但祖籍属于无锡,小时候听父母讲过很多与无锡有关的故事,也因此对无锡一直怀有割舍不掉的感情。
回国工作后,周锡生曾多次来过无锡,在这里有不少朋友,最近这些年来无锡更加频繁。周锡生说,无锡的山山水水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无锡名人辈出,无锡人聪明、勤劳、智慧,特别是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精神和面对挑战的韧劲,是他从这片土地汲取的重要养分。“无锡精神很有点儿像我喜欢的《便衣警察》里面的主题歌所唱的那样,‘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无论是学习外语,初当记者、进入互联网行业,还是现在做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开发,所有从0到1的挑战都不简单,是无锡人的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前行,永不言弃。在工作中遭遇问题、遇到困难时,属于无锡人的这些特质就会“迸发而出”,给予他直面困境、攻坚克难的勇气。周锡生透露说,每次回到无锡,只要有可能,他都要到太湖边上走一走,看看烟波浩渺的太湖和近山远山,开阔视野,找找灵感。
对于家乡的发展,周锡生非常关心,盼望无锡发展得更好更快。他认为无锡经济有良好基础,也有很大的创新发展潜力,新形势下要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借助上海这一国际化都市发展的溢出效应。周锡生说,无锡传统经济和新经济都比较强,无锡有发展物联网经济的基础,这一块还需要做实做大,尤其要注意与全国和国际市场实际应用的对接。另外,无锡的动漫、电影、新媒体领域都是数字经济板块的重要内容,有不少可开拓空间。
【人物简介】
周锡生,祖籍江苏无锡,1954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留学于希腊亚理士多德大学哲学系。资深媒体人。
历任新华社国际部编辑,新华社雅典分社记者、首席记者,新华社《环球》杂志总编辑,新华社华盛顿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兼华尔街首席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新华社网络办公室主任。2000年初任新华网总裁兼总编辑。2005年任新华社副秘书长,2007年9月起任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现任东南大学首批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东大文化传媒与国际战略研究院联席院长,东大计算机学院未来网络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网络安全(东大)基地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