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救护车小区遇堵真要命

内部道路设障、地下车库限高、消防通道打开不及时……

  □逯恒贞 图文报道

  地面行人地下开车,人车分流如今成了商品房小区的标配,却让120救护车进小区时遇到了阻碍。部分小区道路路面设有路障,地下车库限高2.2米,不少小区的消防通道由于管理问题打开不及时,这让“救命不容等”的急救人员不得不负重步行前往,耗去宝贵的救治时间。

  遇堵经历

  急救人员负重一路小跑救人

  最近,无锡市急救中心金城分站杨凯涛医生接到120调度任务,当天下午,救护车13点57分出车,14点12分到达了患者所在小区门口。令人心焦的是,行动迅速的救护车却在小区遇了堵。原来,该小区是人车分流设计,地面设有路障,救护车无法开到患者楼下,限高2.2米的地下车库车辆也无法进入。急救人员立刻与保安亭工作人员沟通,该工作人员表示救护车可以停小区主干道,但消防通道钥匙不在他手中,要先联系相关主管人员。

  “打了120,病人都是很急的,看起来短短的几分钟,关键时候是要命的。”杨凯涛告诉记者,急救最怕等,当时不知要等多久通道才能打开,急救人员只好抬着担架、拎着药箱一路小跑,经过六七幢楼,终于到了患者家。所幸这位患者情况还好,给予相应急救处理后,顺利送达了医院。“当时我们到了病人家楼下发现,消防通道就在这幢楼的旁边,如果能直接开到楼下,估计能节省三五分钟的时间。”

  实地探访

  救护车开进小区成了难事

  这种尴尬的境遇,已经成了急救人员遭遇的常事,特别是现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区,设计时只考虑到私家车,没有考虑救护车这种特殊车型。

  记者在位于健康路附近一个实行人车分流的小区内看到,走过门禁约十几米就是地下车库,私家车进门后直接入库,小区地面通道中间放置两个绿化墩,只有行人和电动车可以自由通过(如图)。在位于观山路附近一个人车分流小区,小区保安介绍,路面车位是临时停车位,救护车若要开进小区,先要将地面上的路障移开。在不少小区,除了主干道,通往居民楼下的路往往七弯八绕,途中的路障不只一处,车辆真要开到楼下需要移除多处路障。

  在走访中发现,普通住宅小区地下车库高度限制一般以2.1米、2.2米居多,在车库出入口上方会有明显的限高标志,普通家用车通过完全没有问题。市急救中心金城分站的驾驶员杨奇介绍,救护车是面包车的一种,车顶有警灯,高度为2.4米,普通居民小区地下车库都进不去。

  诉求明确

  让车辆开到离患者最近的地方

  地产项目经理彭先生告诉记者,人车分流设计是当下多数主流开发商选择的模式,作为一个卖点,其优势显而易见。采访中急救人员说,“在小区规划不能改变的前提下,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当急救车进入时,一是可以移开路障,车辆离患者越近越好;二是及时打开消防通道,节省更多时间。”

  “不开消防通道,我们肯定是没办法开到需要抢救的人家楼下的。”杨凯涛遭遇过多次窘境。打开消防通道需要钥匙,而钥匙一般不在门口的保安手里;很多保安或小区管理人员嫌麻烦相互推脱,尤其是夜间出急救,拿钥匙更加成了难题,甚至表示“可以让病人自己走出来”。

  对于急救医生来说,保证救人质量是第一位的,“人跑着找门牌号太慢了,途中还要拎着药箱、仪器,抬着担架。等到达患者家里时,难道要先喘半天,再救人?”杨凯涛说,只希望小区消防通道能保持畅通,让救护车开到离患者最近的地方。

  如何管理

  人车分流也可设置灵活路障

  “消防通道钥匙是统一放置、统一管理,在应急机制完善的情况下,钥匙应该是可以随用随取。”在瑞景道附近的一个小区,物业经理张先生告诉记者,一般小区的消防通道钥匙会放置在物业管理处的监控中心,24小时有人值班,不应该出现拿钥匙困难的问题。不过,每家物业公司的管理机制存在差异,人员配备管理各有不同,有可能在中间环节上出现滞后。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小区路障多种多样,有的是石墩,有的是路障柱,移除起来有难有易。在一些新建的人车分流小区,路障变得灵活机动,比如采用遥控感应地桩锁做路障。当有货车等车辆需要通行时,小区管理人员只需要遥控操纵,地桩锁就可以放下或抬起,十分方便,节省时间。“现在很多学校、单位使用升降桩做路障,可以上下升降,也是很灵活的一种。”张经理介绍,物业人员现场管理固然重要,但光靠人力管理总有局限,建议通过如遥控地桩锁、升降桩等技术手段来补充人力管理上的不足,满足各种个性化通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