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竞
“美女们,快帮阿姨加加速,回四川的票太难抢了!”宿管阿姨昌凤把抢火车票的链接发到微信群里,五六个女生迅速响应。
“已加速!!”
“同为川渝人,四川到广东打工的人太多了,我一个月前就开抢啦。”
“已帮阿姨加到‘光速’!嘿嘿。”
“昌凤阿姨辛苦啦,您一定会顺利抢到票回家哒!”
“阿姨,上次是我使小性子,给您道歉,提前祝您新年快乐!”
……
过去一年间,昌凤阿姨曾在微信群发过小广告、推销产品,没及时给凌晨回宿舍的学生开门、开电梯,记录晚归学生名单。某些自认为“被欺负”“没有被服务好”的学生对她颇有微词,线上线下“唇枪舌剑”在所难免。年关将至,有种魔力不邀自来。站在承前启后的节点回望,反思涌上心头,纠结随风飘散,曾经以为难以化解的矛盾在回家团圆的召唤下转瞬释怀。再次遇到昌凤阿姨,一笑一颦都那么有“年味”。
当淘宝APP拉起“年货节”的大旗,界面一片红,掰着手指头算算,年如小兽蹦跳而来。包邮、次日达、购物津贴、算法同类推荐,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链让人们得以避开熙攘的人群,免去舟车劳顿,用指尖游历商品的海洋。或许你会错过街边张灯结彩的热闹劲儿,提一只红灯笼返家;错过在超市巧遇的某位老同学,停下匆匆的脚步,互诉儿女和工作的境况;错过菜市场里那只色泽鲜艳的烤鸭,和隔壁炒货摊大铁锅里正翻滚着的长生果、瓜子。然而,年味不够,还是不够。
无论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斯人已逝,“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仪式消散,还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旁,你却在看手机”的媒介入侵,年味变淡已成为国人的现实焦虑。于是,真诚的追溯勾连起人与记忆里年味的隔空相望。当我们怀念年味时,年味在“期待”什么?那些深埋心底的琐碎的画面,那些由色彩、旋律、气息、滋味氤氲出的记忆,构成了心心念念却可能难以复现的“年味”。
远在他乡,一些生活习惯逐渐被改变,一些传统习俗渐渐留在记忆深处,甚至全新的技术简化了象征意义的仪式,挤占了短暂宝贵的团圆时光。毕竟流淌在年味之下,真正值得感怀的是中国人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只要有了细腻绵长的情感,即便联欢晚会从电视转移到网络,压岁钱从触摸的厚度变成了微信钱包里数字的精度,祝福从人脸上的笑容变成形象各异、动静相宜的表情包,年味原来犹在。普通个体的返乡日记、年节故事、年味视频通过互联网广泛流传,我们过着同一个中国年,但各有各的精彩。身在异国的同学告诉我,中国人过年的故事能够顺着一张没有边界的虚拟互联大网,传递到世界的其他角落,分享发自内心的喜悦。
鲁迅先生曾把春节写成“一年中仅有的高兴”。眼下,我们可以把每一天扮成春的模样。
春节,是一个各种情感交汇的日子,更是一个变与不变元素相交融的日子。不变的是我们对家、对根、对民俗、对团聚的笃定与坚守,而变的是我们对新事物和新样态的包容,对新梦想和新征程的向往。
事实上,每一代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年味,如果拘泥于前人记忆而书写的年味按图索骥,反而使年味丧失鲜活的加持,引发围绕年味的焦虑。
当行李箱的咕噜声陆陆续续碾过校园的大道,20层宿舍楼电梯前的队伍慢慢缩短,年的步伐越来越近,我离家乡无锡近了。有人问昌凤阿姨回家的票买到没?昌凤阿姨说女儿为了读博,不回家过年,留守在实验室,“这丫头倔强,我只能陪她啦。”她又请我们帮着把抢来的票退了,说可以留给更想回家的人。“在广州和女儿一起过年啦……”昌凤阿姨笑逐颜开,满眼漾出了“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