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亚萍
1
专家说最好都宅在家里。
可有些人必须得出门,戴着厚厚的口罩出来了。
我很不习惯戴口罩,又很害怕不戴口罩的严重后果。学校里没有学生,值班人员也不多,但我们坚持戴着口罩。开会的时候戴着口罩,去看校医培训保安和物业人员的时候戴着口罩,和同事讨论工作的时候也戴着口罩。
这一天还挺忙碌的。同事们默默地按照专家指导要求,一个个在落实防疫措施。看得出大家都不习惯这种戴口罩上班的生活。可真的没有办法。
此时出门,我就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工作的职责。我们能做的是听专家的话,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出门戴口罩,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爱护。
进门洗手,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家人的呵护。
这个时候,戴口罩总比没有口罩戴强,难受就难受点儿吧。
2
戴口罩的难受,还比不上心里的焦虑。
每天刷手机看疫情动态报道,读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时而紧张,时而感动,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我们不知不觉把自己放进了这场无形的战争之中。
这是我们的共情能力。
共情,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有专家用“感觉进去”这四个字来加以阐释,即我们仿佛进入了对方的身体里面,和他的感觉融为一体了。
我们需要共情能力,培养自己学会爱他人的能力。
苏芮的《牵手》唱道:“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这就是共情。你的感受就是我的感受,所以这个世界人和人可以隔离,但不会隔离爱。
倘若你真的感到焦虑,建议你不妨放下手机,去做现在你能做的事吧。
以往的忙碌终于被外力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停”这个字很美好,一个人累了,靠着一个亭子可以歇歇脚,可以吹吹风,看看远处的田野,还有天边的斜阳。
终于不“忙”了,那就“停”下来,做自己现在想做而且能做的事。做饭、读书、运动、睡觉、带娃,陪家人好好地聊天,都可以。
我们来上班的人现在也是把能做的事一项项安排好,尽力去完成好。我感觉自己心里真的会踏实许多。其实,这些日子我也有点焦虑了。
今天和同事见面,顾不上寒暄新年好,大家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一位同事说他每天统计数据都有点焦虑,我说我也是。我的另一位同事今天就说,她现在每天只花很少的时间刷手机,越看心越慌,干脆放下手机,定定心心地琢磨厨艺做饭给家人吃。
所以,如果你现在感到有点儿焦虑,请放下手机。
3
今天我读到了一首诗,鲁米的诗。
诗名为《你很美》——
你以为你是在门上的锁,
可你却是打开门的钥匙。
糟糕的是你想成为别人,
你看不到自己的脸,自己的面容,
但没有别人的容颜比你更美丽。
你很美。每一个个体都会有美丽的时候。既然宅着了,那就以一种简单自然的方式停下来,回归到生活的本来样子,或者说,把你自己找回来。
昨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楼上住户在跳着绳,听着有节奏的绳子擦过地板时的“哒哒哒”声,我傻乎乎地默默给她数着数,也觉得很有趣。如果是以往繁忙的工作状态下,我听到这么吵肯定会心里不开心。而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听着跳绳声还可以缓解莫名的焦虑感。我也想到了小时候跳绳的囧事,我属于不太会跳绳的那种人。
这样的回忆有点美好。
今天一位班主任老师给我发来了她在家里写的学生故事,她说:“从今天开始,我准备陆续写1916班的故事,第一个选择的是林同学。”我被她感动了,因为林同学给她的留言:“您是我读这么多年书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那么夸我的老师,以前的那些老师完全看不上我……以前看电视,就羡慕里面的人遇到一些好老师……”
这样的老师很美。
今天正好有了太阳,中午我忙好了工作安排后跑到了操场上,空空旷旷没有一个人。我摘下了令我难受的口罩,绕着操场开始走路。
我看到了操场上已有小草长出,把操场染成一片新绿。我还发现了操场边上有一棵很美的树,挂满了黄色的果子,好像是楝树。
我把自己的感官全部打开,去感受周边。我向北行走时,迎面是风,背后是暖阳;绕过来我向南行走时,迎面是暖阳,背后有风推……
这样的时刻也很美。
有人说,人有触底反弹的能力。低落到一定程度,人会努力找到一些开心的事,苦中作乐。
拿起手机,关心我们想关心的人;放下手机,做我们想做的事。
鲁米说得对。我们把自己宅着不是把自己就此锁住了,我们完全可以去把生活的本真打开。我们不是门上的锁,我们是打开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