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1小时内完成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的试剂盒,避免医护人员二次感染的远程诊疗机器人,减少病毒黏附的内外墙超自洁材料……第一批283款战“疫”利器日前亮相科技部的“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
该平台自3月2日上线以来,截至目前已征集3200多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有针对性地对接、推广了一批战“疫”利器。
硬核产品轮番登场
高通量测序法、PCR-荧光探针法、恒温扩增芯片法……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试剂盒“轮番登场”,可对咽拭子、鼻拭子、呼吸道灌洗液等样本中新冠病毒进行快速检测,力争实现便携、快速、敏感三者兼容。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根据胸部CT影像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快速推断患者是否罹患新冠肺炎、治疗进度如何,并给出辅助诊断报告;重症病人在隔离的同时需要及时看护,远程重症探视系统支持各类呼吸机、监护仪设备信号接入,将确保患者的远端体征信息监控……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越来越多服务一线需求的硬核产品出现在“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上。据介绍,在该平台亮相的新技术新产品涵盖了新冠肺炎诊疗、日常医疗工作、医院建设、体温检测与监测、疫情防控、安全防护与消毒灭菌、医疗与生活物资配送、企业复工复产、社区管理与服务等九大方面。
应用防控、复工复产一线
一套名为“疫情通”的新冠肺炎实时态势系统,能够可视化展示国家、省、市不同层面的疫情实时数据、趋势分析、要闻信息,已在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市、安徽省、武汉市等应急管理系统应用。
利用低速自动驾驶机器人在隔离病房配送餐食、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可减少一线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病毒交叉传染的风险。目前,200多台这样的配送机器人,已经分布在湖北、广东、浙江、北京等省市的100多家医院和隔离点。
在“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上亮相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应用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帮助就业一线。
技术成果动态评估发布
多人体温快速检测系统、疫情智能填报系统、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公共服务平台……第二批380项先进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即将亮相,目前,专家正从应用场景需求出发,进行初步分类筛选。
“建立征集技术成果动态评估发布工作机制,积极对接共性技术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将征集到的产品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和应用示范。(据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