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保健周刊

呼吸治疗师成新职业,无锡不足10人

他们守在隔离病房的病床边,用专业与耐心,呵护着患者的每一次呼与吸

  无锡五院呼吸治疗师王婷在隔离病区为患者提供呼吸治疗。(无锡五院供图)

  □本报记者 张纪红

  疫情期间,一张被称为“2020年最治愈的图片”迅速走红朋友圈并温暖了无数人,照片中躺在轮床上的病人和站着陪同的“大白”,一同静静欣赏落日余晖。很多人不知道,这位“大白”其实不是医生,而是一位呼吸治疗师。3月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呼吸治疗师也在此列。事实上呼吸治疗师非常匮乏,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各大医院的呼吸治疗师不超过10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们守在隔离病房的患者床边,用专业与耐心,呵护着患者的每一次呼与吸。

  患者多一次平稳的呼吸, 就多一线活下去的希望

  “深呼吸,再慢慢呼气……”3月23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无锡援湖北的护士陆海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陆海林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原无锡四院)重症医学科的副护士长,同时也是一位呼吸治疗师。每天,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通气方案,站在床边仔细观察,精细调节呼吸机的参数,帮助进行气道清理。

  新冠肺炎疫情中,几乎所有的危重症患者都需要呼吸支持。协助气管切开、插管,准备好机械通气、高流量吸氧、吸痰……与气道和呼吸相关的工作,都是呼吸治疗师的职责。呼吸治疗师通常紧贴患者,有时甚至需要与患者零距离完成操作,感染风险很大。

  有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入院后气喘,氧合下降得厉害,医生决定为她上无创呼吸机。老人一开始很恐惧,对呼吸机很抗拒。陆海林就跟她讲无创呼吸机的原理和用途,不断安慰和鼓励她,老人终于表示愿意尝试一下。随后,陆海林守在老人身边,帮助她排痰,时时监测和调节呼吸机的参数,每隔两小时让老人下呼吸机、喝水。几天后,老人的呼吸困难缓解了,经过精心治疗,老人病情好转,治疗方案降级为高流量吸氧。陆海林又为她制定了一系列肺功能康复锻炼方案,包括下床活动、呼吸操训练等。慢慢的,老人自主呼吸有力了,近日即将治愈出院。

  一人一方案,为病人提供不同的呼吸管理

  呼吸是一种本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好好呼吸、自由呼吸。无锡五院呼吸与危重医学二科副护士长王婷是院里唯一一位在职的呼吸治疗师,她介绍,同一个病人,在重症期、轻症期以及康复期,呼吸管理的方案是不一样的。

  重症期时,在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治疗师要每天评估病人的呼吸状况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呼吸机有不同的型号,不同的模式参数,要让患者取得最佳效果;病人能不能脱机、何时脱机、怎样脱机,要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参数;再后期,如何做好气道管理非常重要,比如胸部物理治疗,病人插管后如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何进行雾化吸入;康复期时,病人如何进行呼吸康复锻炼……这些都需要呼吸治疗师的专业知识。无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氧气装置、有创呼吸机、排痰仪、咳痰机以及各种吸氧设备,呼吸治疗师不光要熟练灵活使用,还要会清洁消毒、更换管路、测试性能等。

  呼吸治疗师的工作场所其实不光在重症监护室,还能在普通病房对心肺系统病人进行呼吸管理、对胸腹大手术前的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在护理院甚至社区医院指导病人雾化吸入、氧疗等日常治疗,甚至还能做戒烟指导。在有些发达地区,呼吸治疗师有门诊,教慢阻肺患者如何正确呼吸,减少急性发作和入院治疗,从而提升生活品质。可以说,呼吸治疗师是医学日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必然产物,对于病人大有裨益。

  需求将越来越大,但职业化尚需时日

  随着危重病人救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新型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呼吸治疗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对呼吸治疗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但目前,无锡的呼吸治疗师总数不超过10位。许多医院都没有配备专业的呼吸治疗师,很多工作大多由医生或护士兼职完成。

  此次,呼吸治疗师虽被认定为新职业,但要完全职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陆海林坦言,呼吸治疗师的很多工作目前未纳入收费范围,比如帮助患者排痰,呼吸治疗师首先会弄清是肺泡内的痰出不来,还是终末气管内的痰出不来,还是大气道内的痰出不来,然后会花上几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用十几种办法来针对一个病人的排痰困难。目的就是让病人不用插管,尽快恢复自主呼吸。但医院没有此类服务的收费,不能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呼吸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另外,呼吸治疗师既不属于医生,又不属于护士,如何评定职称也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