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保健周刊

珍惜当下,有梦就追,不留遗憾

疫情过后,老人的愿望朴实又强烈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宅家的日子,有没有让你对生活产生新的憧憬和愿望?近日,记者在一些老年群体中做了调查“疫情过后,你最想做什么?”老年朋友踊跃回复,纷纷列出自己的愿望清单,有的是享受平静安康的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有的是感慨人生无常,应抓紧时间有梦就追。

  身宅心不宅,愿望清单五花八门

  退休后享受舒适悠闲的生活,自由安排时间,原以为老年群体是最能适应宅生活的。但记者在无锡市老年书画协会、河埒社区轻吟书社等不同老年群体中了解到,老年人身宅心不宅,对疫情后生活早有打算,愿望清单五花八门。

  有些想赶紧回到正常生活。姚姚说,疫情过后她想去上海看望老父亲,给他烧点好吃的,把完工的大红毛衣送给他。全家聚在一起,给老父亲补过九十大寿。顾萍萍在疫情暴发时,带领民进支部捐赠近3万元,又请人海外代购了50支额温枪2000副医用手套支援武汉和黄石。疫情后她想去老妈安息的梅园公墓,感谢志愿者用鲜花代祭扫墓,想推着养老院的父亲去外面赏花看景。

  有些想完成自己的心愿。方叶想去红十字会申请落实“捐献遗体”事宜。通过疫情她体会到生老病死虽为人间常态,但也希望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有的想把原来只是随便想想的事真正落实,张德萍准备疫情过后第一时间落实去新西兰澳大利亚旅游的事宜,唐海明想去报名老年大学和一些不服老的“老顽童”们一起学习娱乐交往。

  珍惜当下有梦就追,成为老人最大愿望

  记者了解到,一场疫情让老人们感悟良多。人生无常,谁会料到看似平静的生活里惊涛暗涌,老年人要更珍惜当下,抓紧时间有梦就追,尽量让人生不留遗憾。

  “多了解医学知识,学会尽可能保护自己。”杨蕴杰说,原本以为病毒学、免疫学、传染病学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医学知识由专业人员研究探讨即可,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明白,像我们这样的退休人员年老体弱,更易受到疾病的侵犯,迫切需要了解医学常识,学会保护自己,才能享受健康平安的退休生活。夏英也认为,疫情让人们体会人生百态,更感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所以今后更要重视规律饮食、好好运动,保持愉快心情。

  “疫情过后我想继续自己旅行的步伐,用相机拍下各地的美景,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想在上海住一阵子,细细品味历史变革的痕迹;想去港珠澳大桥……”74岁的摄影爱好者“茶墨人生”是个闲不住的人,平时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义务为社区拍照,她还想和一些喜欢摄影写作的中老年朋友分享她的实战经验。她说:“看来什么都要趁早,想到就去做,不然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啊。”

  生活美好勇敢面对,余生不再荒度

  对年轻人来说,疫情过后他们的想法非常现实直接,想去看电影、想毫无顾忌地捧着奶茶在路上喝、想一群朋友围在一起去大排档吃烤肉……而老人的愿望是想把余生过得更有意义。

  80岁的吴柏军是原无锡市甲骨文协会的会长,疫情过后他最大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传承自己多年研究的甲骨文文化”。他告诉记者,甲骨文是连接古今文明的桥梁,是世界文化的瑰宝。甲骨文书法是艺术,对古文化的推广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但真正了解并关注的人并不多,他发现不少甲骨文书法作品有粗制滥造之嫌。目前甲骨文单字有5000个,我们能认识并使用的仅1300多个,有时一个字有少则几种多则几十种写法。作为甲骨文书法,最忌讳的是写错字。在甲骨文书法中,如果字典中没有的字可用金文代替,金文没有就不能主观臆造了。学习甲骨文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吴柏军计划花几年时间,义务教授中小学生学习古文字、古文字书法、诗词等,把甲骨文文化传承下去。

  正如轻吟书社的发起人、65岁的姚霞珠说,我们很多老人的愿望是疫情过后,一切恢复正常。通过疫情我们更深地看懂了“平安是福”这四个字蕴含的道理。这平安的背后是人用生命、用流血流汗换来的,所以在有能力的时候,除了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要多做有益他人、社会的事,让生活和社会更美好。“心动不如行动”,且活且行且珍惜,知足常乐,一切坦然面对、勇敢前行,余生不再荒度就好。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