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发布厅 健康专刊

疫情阻隔,援助“不掉线”

  “李院长,我的药快吃完了,但是现在疫情期间,去不了市里,实在没办法,请您给帮帮忙吧!”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没事,你别急,我现在就给你联系县上的医生,你可以去那边开药……”说完,李佟便赶紧拨打了新疆当地医院精神科的电话。原来,3年前,江苏省荣军医院的李佟被派往新疆伊犁州康仁医院开展援疆工作,今年年初刚结束援疆任务返回。然而回来之后,像这样的从新疆打来的电话他已经接了好几十通。

  待患者,他是医生也是朋友

  援疆期间,李佟被任命为当地康仁医院医疗分管副院长,作为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他同时还坚持每周去门诊坐诊。在他看来,援疆首先要援助的就是技术。患有老年性精神障碍的赵老太太曾是家里人的一大心病:半夜失眠大喊、白天到处乱走,照顾起来十分困难。但经过李佟一个月的治疗,老人的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夜里睡得安稳了,日间情绪也基本平稳,有时还能帮忙做家务。3年里,李佟凭借专业的诊疗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伊犁州内的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收到的锦旗可以挂满一面墙。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李佟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患者和家属,以便他们能及时得到治疗和用药指导。专业细致的服务也收获了患者的信任,即便回到荣军医院后,他还是会经常接到新疆患者的电话。有些是表达思念和感谢的,还有更多是疫情期间因防控限制无法到康仁医院复诊,想请他帮忙的。于是,李佟便给他们提供电话咨询服务,还帮患者联系新疆当地的医生,让患者在特殊时期也能得到及时治疗。

  在医院,他是领导也是改革者

  “来了之后很快发现,这里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很多方面都需要提高。”当意识到光提供技术援助还不足够时,李佟便请康仁医院的中层干部和他一起到各科室进行调研,边看边详细了解医院各方面的情况。

  李佟觉得,要让康仁医院实现良性发展,就要改变管理理念。于是,他提出了以内涵建设、品牌建设为抓手,争当“伊犁州精神卫生事业领头羊”的目标,帮助制定了全面的强化人才队伍、科研教学、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方案并督促落实,让康仁医院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在3年里有了大幅度提高,日均在院病人数也从500人上升到了800余人。即使现在回锡后,李佟依旧牵挂着它的发展。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他迅速收集整理了江苏等地区关于精神病院的疫情防控方法、精神病人的防控措施、发现发热病人后的处置方法等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康仁医院,尽力助他们平稳度过疫情。

  对“亲戚”,他是亲人也是人生导师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李佟与伊宁县的哈木拉提结为了“亲戚”。哈木拉提家里有五口人,每个月李佟都会去看望这家人,给他们带去生活用品,给他们讲党的新政策、新理念、新举措,给孩子们讲中国传统文化……2019年初,哈木拉提突发脑出血,李佟得知后不仅立即联络了援疆的医疗专家为他会诊,临走时还帮着交了1000元的住院费。这年夏天,哈木拉提的大女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临去学校前,她还特意跑去感谢李佟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谢谢他为自己提供的人生规划建议。

  作为一名“80后”的领导,李佟总是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在与院内结对的维吾尔族青年交流时,他喜欢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用身边发生的事引导教育他们,帮助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平时,他还会自己掏钱给年轻医护人员买专业书籍,鼓励他们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技能,带给年轻人许多正能量。即便现在回到无锡,他依旧和他们保持着联系,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疫情无情,援助无限。带去的是指导,是技术,是理念;留下的是情谊,是梦想,是希望。

  (韩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