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警方周刊

赵冠华:守好一道关 护好一座城

  “卡口是这座城市的大门,我们就是群众与病毒间的‘隔离墙’,要做的就是守好一道关、护好一座城。”2月18日上午,江阴市公安局治安卡口大队江阴南中队副中队长赵冠华正一丝不苟地进行交通导流、身份查验。

  锡澄高速江阴南卡点车流涌动,疫情防控期间,这里是进入江阴的第一道防线。从2月17日全国高速免费通行开始,这里的货车便源源不断,每日车流量超过3000辆。连日来,赵冠华按照“超前、快速、准确”的防控标准,一刻不停歇地奋战在卡口上。

  硬汉交警 4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搭建查控区

  1月25日上午,赵冠华接到通知,江阴南卡点要开展疫情查控工作。他第一时间赶到卡口,组织中队全体民警、辅警在路面设置查控设施。

  “小王,那个电脑你搬到第一个板房。”“小赵,我们去把50个分隔栏搬过来。”“老李,你年纪大了少搬点,去帮其他部门分发一下防护装备吧。”查控点需要设置工作区、观察区、隔离区,赵冠华一刻不停地指挥设置。

  天下着小雨,在没有车辆、机械帮助的情况下,为抢时间,赵冠华和同事们来回穿梭在雨中,一次次将办公设备和交通查控设施搬来,50个划分车道的隔离栏,他一个人搬了20多个,手酸了就扛在肩上,肩疼了就背在背上。他始终坚守在岗位,指挥战斗在队伍最前面,管控点也变得设施齐全。

  睁眼在战斗,闭眼在盘算怎么战斗。随着政府职能部门、机关民警等增援力量的到来,他肩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大到现场每班50人左右的指挥调度,小到物资发放、电池更换,赵冠华一刻不得闲。高速出口场地只有百米见方,但他每日都要奔走2万多步,从早到晚守在卡口上,累了在板凳上坐会儿,困了就在卡口办公室的行军床上休息。

  危险留给自己 决不放过可疑车辆

  “请打开车窗,关闭空调,依次排队,接受体温检测,感谢您的配合。”卡口各区域搭建好,赵冠华又投入到人车查验的工作中。

  江阴南卡口每天检查车辆都在3000辆次以上,“逢车必检、逢人必查”,每一次他都要重复这样程式化的声音和动作,一天下来,一个动作、一句话往往要重复上千次,手臂酸痛、腿脚发麻和喉咙沙哑、嘴唇干裂等状况也便成了常事。冷了就原地转转、跺跺脚,实在困了就用冷水洗洗脸,泡杯浓茶喝一口。

  “我们离疫情近一点,人民群众就能离病毒远一点!”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每次遇到突发状况,他总是冲在前面,把危险留给自己。

  3月1日晚9时,卡口医护工作人员发现一辆汽车内3人从湖北探亲回澄,其中2人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时,赵冠华没有丝毫畏惧,主动上前,按照卡口查控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内男子没带身份证,赵冠华便利用4G执法仪拍摄人像做好相关问询登记,一步步地按照流程规范有条不紊地操作完毕。随后,120救护车将3人送至定点救治。直到第二天中午,传来消息,经检测被救治的车内人员均未感染,赵冠华这才放下心来。

  心里想着百姓 守护好身后的这座城

  时至今日,赵冠华右手上的红肿和血印仍清晰可见,问起是怎么受伤的,这位硬汉只是笑着说,一点小伤没事的。

  前几天的一个雨夜,因车流量大,本已下班的赵冠华还在帮着同事疏导分流。突然,一辆入城车辆竟未经检查就想冲过卡口,赵冠华迅速冲上去堵截。司机看到后紧急刹车,因雨天道路湿滑,赵冠华在避让的过程中摔倒,导致手掌擦伤。司机惊魂未定,一个劲地连连道歉。赵冠华揉揉伤口,告诉同事们是自己不慎摔倒。他见司机态度诚恳,教育批评后放他通行。“这么晚,老百姓着急回家能理解。”硬汉的心里更多的是对群众的关心和爱。

  3月8日中午,赵冠华接到指令:一辆送病人去江阴人民医院的车辆被堵在道口。他立即带领现场工作人员,沿着排成长队的进城车流喊话问询,逐辆车搜寻病员。寻找中,一名车主向他反映车内老人因腹痛寻医,汽车却被堵在卡口无法向前。赵冠华立即进行指挥疏导,让病患车辆驶出了队伍,并驾驶警车一路引导护送,开往就近医院进行治疗。3月16日,老人的儿子专程到江阴南卡口,给赵冠华送上锦旗。

  辛勤的付出,群众都看在眼里。赵冠华所在的卡点时常会收到群众送来的口罩、水果、饮料等物品,路过的车辆驾驶员和群众也会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每每这时候,他都倍觉欣慰和感动,“只要能封控住疫情,让群众安心和安全,再苦再累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