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警方周刊

对接需求 创新服务 严密打击

公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连日来,全市公安局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优化服务管理,全力保障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昨从市公安局获悉,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受理各类涉疫警情4.8万余起,在线办理各类审批事项8.9万余件,侦破妨害疫情防控案件175起345人。

  对接需求,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日前,东北塘一家玻璃企业因企业负责人意外去世,公司缺乏统一管理调度,导致复工准备和员工复工申请陷入僵局。东北塘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获悉后,主动帮助企业购买了防疫用品,指导企业落实防控措施,协调社区落实返锡员工隔离要求。企业临时负责人由衷感谢派出所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让公司生产步入正轨。

  针对企业诉求和实际情况,全市公安机关积极倡导企业和群众更多地使用网络平台获取户政、车驾管、交通违法处理、出入境证件办理等服务,推出“不见面”审批“七项措施”,累计在线受办各类事项8.9万余件,提供咨询服务13万余次。公安交警部门简化交管办证流程,打通高速公路“主动脉”和城市交通“循环”;机场分局圆满完成多架次复工包机航班保障任务;交通治安分局优化入锡人员审核机制,全力打通复工达产交通线。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交警支队车管所主动对接相关企业,为紧急驰援武汉的60辆负压救护车办理跨省通行临时牌证,同时连夜部署警力,全程开路保障抗疫车辆最快速度赶赴一线。

  从2月10日第一批企业复工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走访检查企业1.5万余家,排摸防疫物资短缺、员工返锡难等问题800余个,并积极协调解决落实。发现整改危险物品、寄递物流等行业安全隐患643处,全市邮政、快递企业复工率基本达到100%。

  创新服务,全力保障企业复工群众出行

  位于新吴区梅村街道的凯利公社是全市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疫情以来,社区民警彭晓玲每天沉在社区,依托“凯利智家”智慧警务室对住客实施科技化管理,指导保安核验“锡康码”,确保凯利公社1万余名企业员工的正常生活。

  我市进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阶段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势,在疫情防控初期,依托全市各高速公路管控站开辟专用通道,核验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人员,累计核验28万人次,优先保障“三必需一重要”企业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加大,大量务工人员返锡,市公安局会同相关单位组建专业团队迅速启动“锡康码”核验APP研发建设工作,经过58小时连续攻关,“锡康码”于2月20日零时在“无锡公安微警务”上线运行。全市公安机关组织民警下沉一线,积极宣传引导企业员工扫码注册,深入企业和社区培训“锡康码”审核员和验证员,实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返程落脚情况,形成自主申领、社区审核、出入验证的工作闭环。

  截至昨日,“锡康码”累计注册900万余人,核验7900万余人次,有力服务保障了企业复工达产、群众安全出行和城市有序运行。

  严密打击,依法保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向好,我市各企业逐步复工复产,2月11日,宜兴市一家电缆企业在为员工集中采购防护口罩时,被犯罪分子诈骗货款数十万元。宜兴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侦察,于2月13日远赴海南三亚,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将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追回全部赃款。

  全市公安机关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紧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主业不放松,部署开展“蓝剑1号”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妨害疫情防控、损害企业权益、危害安全生产、侵害民生利益等违法犯罪问题开展打击整治行动,全市共破获涉企盗窃、诈骗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挽回经济损失174.7万元。今年3月初,梁溪区一家企业负责人在购买口罩原料熔喷布时被骗116万元。案发后,梁溪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于3月29日在黑龙江、辽宁等地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

  市公安局还建立涉疫涉企警情快速响应和多警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受理处置各类涉疫警情,调处涉疫纠纷矛盾。全面提升社会面巡防等级勤务,组建21支合成处置机动队重点守护水电气站等国计民生企业,累计投入巡逻警力14.6万人次,为复工达产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蒯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