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春暖花开时,我们就能再见面”

我市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抵达云南待命

  近日,江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3名成员杨晗婕、潘梦妍和牛思琪已经抵达云南省保山市芒宽民族中学,为当地开学做好准备。自去年9月支教开始至今,3名支教团成员经过与当地学生一个学期的相处已经成了他们的知心大姐姐。“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能再见面啦。”这是最近她们与学生交流中重复最多的话。

  相处一学期 她们成了学生的倾诉对象

  芒宽民族中学是江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对口支教点,坐落于高黎贡山脚下,学生来自汉族、傈僳族、彝族、傣族等不同民族。“去年9月,我跟着班主任老师们一起负责开学报到和信息统计,发现学校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存在家庭离异的情况,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江大研究生支教团负责人杨晗婕还发现,不少学生虽升入了初中,但小学阶段的知识尚有欠缺,给正常教学带来了困难,“当地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同,以务农和打工为主,并不像我们这里一样重视教育。”

  “老师我坚持不下去了,能不能不学了?”潘梦妍是研支团成员之一,接到班上学生小茶的消息时她心头一酸。受家庭关系的影响和学校较为严格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小茶情绪一直很低落。“她平时在校很活泼,但有一次她发消息告诉我自己有时候是在假装开心。”潘梦妍很希望小茶摆脱这样的负面情绪,经常在聊天中跟小姑娘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纠正她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学生把我们当成知心大姐姐,跟我们倾诉心里话,就是对我们的信任。”这次寒假期间,小茶也经常主动找潘梦妍聊天,告诉她自己的假期状态。“我希望开学能看到小茶带着笑容坐在教室的样子。”潘梦妍说。

  由于亲情陪伴的缺失,不少孩子性格内向,缺乏排解和疏导心理问题的渠道,大部分学生甚至还没有走出过芒宽乡。为了让芒宽乡的“小星星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江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两届成员与志愿者联合发起了对口支援书信项目“星星远望计划”,以见字如面的形式分享彼此眼中的世界。

  特殊缘分:“老师,你是不是坐过那趟火车?”

  “把衣服拉拉好,不然我要收拾你了。”在一堂数学课上,杨晗婕点名批评了班上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小张,但接下来的课堂上时不时传来的笑声和男孩低下的脑袋让她有些后悔。“男孩子胖胖的,有点腼腆,这样直白的批评可能让他很受伤。”下课后,杨晗婕立即走到他旁边搂着他轻声道歉,看到他心情好转才放心。

  原本这件事只是杨晗婕支教过程中的小插曲,她只是希望孩子不会因此对她心存芥蒂。直到一天晚上她接到了小张妈妈的电话,“杨老师,听说你嗓子不舒服,我给你准备了云南这里的药,让孩子给你带过去了,他粗心可能会忘记给你,记得问他拿。”教学期间,杨晗婕患上了声带小结,连续3周嗓音沙哑,注意到这一点的小张利用每周回家一次的机会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接到电话的杨晗婕也很惊讶,那天晚上查寝,她特意到了小张的寝室询问这件事,“他可能是不好意思当着很多人的面给我,我就主动询问后,他马上从书包里把小药瓶翻出来给我了。”杨晗婕笑言。

  接下来的日子,小张妈妈经常与杨晗婕联系,表示希望她多关心一些孩子的学习,孩子很喜欢她这个大姐姐。“小张妈妈告诉我,他爸爸在南京打工,有一次他们一家人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无锡女孩,小张一直觉得我跟那个女孩子很像,有莫名的亲切感。”杨晗婕说,自从她偶然和小张聊到这件事后,他时不时就会追问,“杨老师,你是不是坐过那趟火车呀?杨老师,你是不是那个无锡姐姐呀?”每问一次,杨晗婕就笑着否认一次,对这个执着的男孩更加关心了,“最近他没有参加线上辅导,可能是帮着妈妈务农了,期待开学跟他见面。”

  3月2日起,研支团的成员陆续开展在线辅导,每周带领学生学习至少三次,为新学期做充足的准备。近期,3名研支团成员都已经抵达芒宽民族中学,度过隔离期,等待正式开学后与学生们见面。

  学生通过家长的手机微信学习英语知识,这给潘梦妍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基础薄弱,我很难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只能尽可能地一对一辅导,答疑解惑。”潘梦妍说,学生家长网络不畅通,流量有限,她尽可能使用文字和语音与学生交流。“通过作业,我能感受到学生的成长。看到作业里的‘老师,辛苦了’‘老师,想见你’,我就会想起学生满是期待的脸庞和被他们包围的幸福感。”

  “等到春暖花开,我就能跟你们再见面了。”去年底,潘梦妍提前两周回锡,期末考试期间学生没能再见到她。假期间,许多学生都发来问候信息,询问她是否还会回去。“我家乡在宁夏,也属于西部,所以我更希望把我外出学到和看到的东西带到西部地区,带给这群孩子们。”潘梦妍告诉记者,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她希望在这一年的支教生活里给更多的孩子带去希望,看到他们的改变。

  (杨涵)

  一对一“云”支教 她们抵达芒宽待命